所有網絡矯情文學,都在此顯出原形
到底什么樣的文字會被定義為矯情呢?言之無物、詞句濫用、像在顯擺,或者大白話一點,就是作者看起來既沒什么才華,還沒有經歷社會的毒打
責任編輯:陳斌
到底什么樣的文字會被定義為矯情呢?言之無物、詞句濫用、像在顯擺,或者大白話一點,就是作者看起來既沒什么才華,還沒有經歷社會的毒打。
(本文首發于2019年11月28日《南方周末》)
到底什么樣的文字會被定義為矯情呢?言之無物、詞句濫用、像在顯擺,或者大白話一點,就是作者看起來既沒什么才華,還沒有經歷社會的毒打
看到豆瓣的“矯情文學品鑒小組”,我心里咯噔了一下,認真確認自己的QQ空間日志已經在多年以前全部刪除之后才敢點進去。原以為會看到那些青春期時熟悉到不能再熟悉的名字,沒想到后浪推前浪,新文學為我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矯組(“矯情文學品鑒小組”的簡稱)的圖標是坐地鐵的老大爺用一言難盡的表情看著手機的表情包——這是組員們鑒賞矯情文學時經常露出的表情,所以組員也自稱為地鐵大爺。
矯組的立組之本是兩個詞:“咯噔”“繾綣”,這兩個詞分別來源于某粉絲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周凡妮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