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手記丨我旁聽了半年大學“水課”,終于明白師生的苦衷
我走上講臺和這位老師聊天,問他為什么要點名,他終于抬起頭看著我,笑:“這部電影我很喜歡,希望更多人一起分享?!?/blockquote>
某高校的學生們正在教室里上課。
我走上講臺和這位老師聊天,問他為什么要點名,他終于抬起頭看著我,笑:“這部電影我很喜歡,希望更多人一起分享?!?/p>
(相關報道《淘汰大學通識“水課”》首發于2019年11月14日《南方周末》)
后來,我還聽過這位老師的專業課。風格大相徑庭,這時候的他喜歡抬起頭,喜歡與學生對視,講一部電影講到激動時,眼里會有光。
這一源于古希臘教育思想的教育理念,到了中國的高校,可能沒有得到真正的實踐。
最開始要寫“水課”,我并沒有聚焦在通識課。畢竟專業課“水”的也不在少數。后來梳理了多所高校停課的數據,發現被叫停的通識“水課”確實比專業課要多不少。
對通識“水課”的觀察持續了將近半年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思考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