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手記丨在龍州,我找不到答案
“這里的情況和你們那里不一樣”是在當地聽到最多的一句話。邊境地區,總有和我們平時生活完全不同的體驗。
責任編輯:顧策
(相關文章《邊貿,還是走私?一座被緝私與扶貧撕扯的廣西邊陲小城》首發于2019年11月28日《南方周末》)
2009年12月3日,在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龍州縣的水口口岸上,幾位越南工人將商品運往中國。
“這里的情況和你們那里不一樣”是在當地聽到最多的一句話。邊境地區,總有和我們平時生活完全不同的體驗。
在寫《邊貿,還是走私?》這篇報道之前,我一直以為要寫的就是一起有爭議的走私案。但到整理思緒開始寫稿,我才意識到,這是一個相當復雜的話題。
去龍州的第一天,我就完成了有關走私案的主要采訪。除了案件細節之外,當采訪對象不斷告訴我,企業利用邊貿互市運輸進口堅果,在當地是常態,以及走私案發生后,整個口岸的邊貿互市都陷入停滯,我并不相信,打算以走訪的方式多了解這個地方。
龍州縣可以說“沒有”出租車。他們不打表,也不接縣城里幾公里的活兒,平時也基本找不到他們。黑車當然有,但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解樹 校對:星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