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日軍事情報保護協定》:韓日主演,美國主導?
駐韓美軍的去留問題直接影響到韓國的國防安全,韓日關系只能屈從于韓美關系,文在寅政府即使沒有得到日本方面任何妥協讓步的表示,也不得不看美國的臉色后退一步,暫不終止《韓日軍事情報保護協定》。
責任編輯:姚憶江 實習生 鄭可澄
當地時間2019年11月17日,泰國曼谷,東盟防長擴大會議期間,韓國防長鄭景斗(左)、美國防長馬克·埃斯珀、日本防衛相河野太郎攜手合影,這是韓國宣布決定終止《協定》以來,韓美日防長第一次聚首??此埔黄楹?,卻貌合神離。韓日兩國的歷史與現實,決定了難以實現完全的前嫌盡釋、結成同盟。
(本文首發于2019年12月5日《南方周末》)
駐韓美軍的去留問題直接影響到韓國的國防安全,韓日關系只能屈從于韓美關系,文在寅政府即使沒有得到日本方面任何妥協讓步的表示,也不得不看美國的臉色后退一步,暫不終止《韓日軍事情報保護協定》。
2019年11月22日,始于歷史問題、發酵于經貿摩擦并愈演愈烈的日韓爭端,在國防領域突然出現了戲劇性的轉折。
當日下午6時,距離原定《韓日軍事情報保護協定》(下稱《協定》)終止僅剩6小時,韓國青瓦臺國家安保室第一次長金有根宣布:暫不終止該協定。
不過,2019年11月28日,朝鮮向半島東部海域“發射兩枚發射體”后,韓國政府官員披露,韓國與日本“沒有像以往那樣”,立即互換軍事情報。
韓方宣布“有條件地”推遲終止《協定》,外界普遍推測是在美方巨大壓力之下做出的,因為《協定》到期的同時,韓美第11份防衛費分擔特別協定第三輪談判也在進行。
美日韓紛爭表象下,一個隱秘秩序暴露無遺。
美國是最不樂見韓日《協定》終止的一方,倘若《協定》終止,韓美日三國將帶來一系列后續同盟關系的松動,乃至瓦解。在美國的東亞戰略布局中,日本的地位固然重要,但韓國這枚直接插在東北亞大陸邊緣的尖刀,也容不得有半點松動。
當面臨日本貿易制裁和駐韓美軍費用陡增帶來的巨大壓力時,韓國在《協定》上做文章,頗有借美日韓安保體系反擊日本、同時向美國示威的意味,實屬無奈之舉。
但《協定》是否終止,不完全是韓日雙方說了算。
韓日的“親密危險”關系
2016年11月23日,韓日正式簽署《協定》。根據《協定》,韓日兩國將不通過美國就可以共享安全領域機密情報。
對于韓國來說,在朝鮮核導威脅增大的情況下,可以充分利用日本通過衛星、高性能地面雷達、預警機、海上巡邏機收集的情報填補空白,日方則可以獲得韓國對朝鮮監聽所獲得的情報。
《協定》規定有效期為一年。若有一方不愿續簽,需提前90天向另一方通報,否則期滿自動延長。也就是說,如果韓方想要終止《協定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柯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