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模偏大,資源匹配不足,個別高?;ハ嗯时?“

到2018年已有近百所大學成為共建高校。據教育部官網數據,其中有教育部參與的共建高校數量已達81所,超過了部屬高校數量。

責任編輯:錢昊平 助理編輯 溫翠玲

2019年9月2日,鄭州大學的2019級新生在軍訓。鄭州大學于2004年成為省部共建高校。 (ICphoto/圖)

(本文首發于2019年12月5日《南方周末》)

到2018年已有近百所大學成為共建高校。據教育部官網數據,其中有教育部參與的共建高校數量已達81所,超過了部屬高校數量。

河北師范大學發展規劃處處長:起初學校對共建滿懷期待,但后來發現協議的規定雖然是白紙黑字,但太過籠統,落實不了,想申請省政府加大財政投入,但“省里沒錢”。

努力了五六年之后,嘉興學院還是按下了申報“省部共建”的暫停鍵。

2019年10月,教育部公開了對《關于支持嘉興學院在建黨百年之際創建嘉興大學的建議》的答復,同意將嘉興學院更名大學納入規劃。但對建議中“納入省部共建高校行列”的要求,教育部給出了近乎否定的回答。

教育部表示,自2018年12月以來,省部共建工作已總體處于暫停狀態,原因在于“省部共建高校規模偏大,資源匹配不足,同時還存在著省部共建政策界限不清、個別高?;ハ嗯时鹊取?。

這意味著不僅是嘉興學院,其他高校通往“省部共建”之門也暫時被關上。

過去十余年間,省部共建這一特殊待遇,曾被不少高校爭搶,背后是共建政策所帶來的資源。起初是教育部和地方政府共建,后來其他部委也與地方政府開始共建高校,其間還出現了“地方政府+教育部+相關部委”的“省部部共建”模式。

隨著省部共建高校陣營的壯大,資源分配不均、協議難以落地等問題也相繼出現。2018年,教育部推出“部省合建”高校之后,“省部共建”也不再是高校校長之間熱議的話題。此次暫停的是教育部與地方政府的“省部共建”,其他部委參與的“省部共建”何去何從,尚待觀察。

“折中的辦法”

開始申報的這些年,嘉興學院相關人士每年到北京拜訪教育部時,“省部共建”幾乎都是必提的話題。嘉興學院相關人士對南方周末記者回憶,教育部的反饋是“會安排評估、考察”。

嘉興學院所在的嘉興市,近年經濟連續增長,但與浙江省內其他經濟發達城市相比,高等教育是短板。在浙江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柯珂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