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垃圾圍城 守護綠水青山
發自:南方周末
垃圾去哪兒了?
這是一個看似簡單的問題。我們每天都會處理生活中的垃圾,丟進垃圾桶,垃圾運輸車將它運走,垃圾處理廠進行處理。
這也是一個專業的問題。如果接下來要問:處理要經過哪些程序?處理過程如何實現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恐怕多數人并不能回答上來。
毫無疑問,“垃圾分類”可以算得上2019年的年度熱詞之一,從“史上最嚴”垃圾分類措施到全民創造垃圾分類段子,一場關于垃圾分類的宣傳教育在全國各大城市展開。這背后既反映了政府對公共環境治理的高度重視,也反映出當前我國垃圾處理面臨的挑戰——公眾垃圾分類意識不強、分類習慣尚未養成,這使得垃圾后續處理也變得十分麻煩。當然,更為關鍵的是垃圾處理技術的不發達以及伴隨城市建設出現的新型建筑廢料進一步增加了垃圾處理的難度。
北京國資公司正在嘗試探索破解這些難題的有效方法。作為最早涉足環保產業的北京市屬國企,北京國資公司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投資布局環保新能源產業,打造以“固廢處理、區域能源、環境修復、污水監測”為核心的環保產業布局,推動生態文明建設。
綠色動力是北京國資公司控股的專門從事循環經濟、可再生能源產業的上市企業集團。在城市生活垃圾處理方面,作為中國垃圾焚燒發電行業內首家A+H股上市企業,綠色動力探索垃圾處理產業化路徑,投資建設集垃圾收集、儲運、焚燒、發電、供熱、沼氣利用和爐渣制磚于一體的綜合性垃圾資源化項目。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綠色動力在全國20個省市及自治區擁有50多個垃圾處理項目,這些項目全部投產后,每日可處理垃圾6.5萬噸,每年可處理垃圾2200萬噸。
一連串數字背后是北京國資公司對我國垃圾處理面臨的挑戰的一一克服。
綠色動力自主研發的多驅動逆推式爐排爐
自主創新,研發更適合中國特點的處理技術。由于地理位置和生活習慣的不同,不同國家的生活垃圾也會有不同特點。與其他國家相比,我國垃圾具有成分復雜、熱值低、水分大和灰分多的特點。針對這一情況,在北京國資公司的大力支持下,綠色動力自主研發了“多驅動逆推式爐排爐垃圾焚燒技術”,并于2018年12月,推出自主研發的600噸逆推式大型垃圾焚燒爐排爐,該爐排具有結構緊湊、機械負荷大、高風阻、漏灰少、爐排片自清潔、爐排膨脹補償、爐排料層和出渣速度可調節等優勢,在技術上達到了國內一流和國際先進水平。
綠色動力通州循環經濟產業園
綠色運營,建設循環經濟產業園。垃圾焚燒和處理過程中會涉及廢水、廢氣、廢渣等排放,如果處理不好,就會增加新的環境問題。對此,北京國資公司高度重視,要求綠色動力集團從建設循環經濟產業園入手,力爭讓處理過程中產生的“三廢”排放得到管控和利用。綠色動力通州循環經濟產業園位于北京市通州區,簽約生活垃圾處理規模3950噸/日,一期工程已經于2018年8月投產運營,二期工程正在全力推進中。在園區中,垃圾焚燒產生的電力除保障園區正常生產外,全部輸送國家電網;等到取暖季到來時,焚燒余熱產生的熱水可供當地市民取暖使用;焚燒后產生的殘渣可為社會提供筑路、制磚等用料,廢鐵等金屬材料經磁選回收后又可為社會提供金屬原料。當然,對于公眾最為關心的煙塵排放問題,綠色動力制定了嚴格的甚至優于歐盟的標準,所以附近的居民幾乎看不到煙氣,也聽不到噪音。這也是取得社區居民信任的保障。
綠色動力惠州循環經濟產業園
透明運營,變“鄰避”為“鄰利”。在垃圾處理中,除了技術和運營外,另一個更重要的問題是與社會公眾的溝通,前幾年我們常??吹皆诮ㄔO核電站或者垃圾焚燒項目時,“鄰避運動”會對項目產生重大影響。如何化解公眾心中的憂慮,取得社區信任,是企業不得不考慮的問題。對此,綠色動力在實踐中總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努力化“鄰避”為“鄰利”。綠色動力惠州循環經濟產業園位于廣東省惠州市惠陽區沙田鎮田頭村攬子垅環境園,包含一座垃圾衛生填埋場和一座垃圾焚燒發電廠。項目從前期選址、建設到成功運行整個過程中有效化解了“鄰避”問題,政企、村企關系融洽,社會效應良好。在綠色動力的建設和管理下,惠州循環經濟產業園不僅獲得多項工程獎項,還于2019年初經惠陽區旅游局推薦,惠州市旅游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組織評定,成為國家3A級旅游景區。而無論是通州循環經濟產業園還是惠州循環經濟產業園,綠色動力每年都會組織“公眾開放日”,邀請社會公眾進廠參觀,以此加強溝通,也倒逼管理。
綠色動力惠州循環經濟產業園
垃圾是放錯地方的資源。綠色動力正憑借在技術上的不斷創新和管理上的嚴格要求,不斷探索垃圾處理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的路徑,也踐行著北京國資公司“社會效益為首、經濟效益為本”的經營理念。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據介紹,在環保新能源領域,除了聚焦垃圾處理行業,北京國資公司還發展清潔能源,提升和完善熱泵技術,提供整體的綠色能源解決方案。開展環境監測,2018年全年監測環境數據32.5萬條,為政府有關水環境的監督決策提供了有力支持。同時發揮金融優勢,探索利用市場機制推動節能減排,截至2018年,累計完成碳排放交易5100萬噸,成交額12億元,成交額占全國 的1/5。北京國資公司深耕環保新能源產業,將履行社會責任與承擔政治責任、經濟責任相結合,在推動生態文明建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用擔當詮釋了國有企業的使命。
2018年首都國企開放日-北京育鷹小學學生參觀綠色動力天津薊州循環經濟產業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