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獨白丨不是好萊塢往事,是六十年代的替身
好萊塢是條腐爛的變色龍,由昆汀·塔倫蒂諾講述《好萊塢往事》,必然劍走偏鋒。我在同一航班的去程回程分別看完前后半部,感覺自己和昆汀一樣,陷入某種精神分裂之中。
責任編輯:朱又可
好萊塢是條腐爛的變色龍,由昆汀·塔倫蒂諾講述《好萊塢往事》,必然劍走偏鋒。我在同一航班的去程回程分別看完前后半部,感覺自己和昆汀一樣,陷入某種精神分裂之中。
這不是一般意義的紙醉金迷的好萊塢,也不是大衛·林奇通過《穆赫蘭道》極盡暗黑地去解構的好萊塢,好萊塢只不過是一個美國夢的極端狀態,昆汀·塔倫蒂諾試圖去解構的是六十年代神話——我們推崇的一代經典讀物《伊甸園之門》所不提的陰暗面。而好萊塢恰好可以做后者的鏡子。
只看前半部的話,作為六十年代嬉皮精神曾經的信徒,我感到莫大的反感。昆汀·塔倫蒂諾的電影往往會讓人生理不適,這個對我沒有問題,但他這次營造出非常政治不正確的心理不適。我們能看出導演借一個半紅不紫的二線男星瑞克(小李)與他的替身演員克里夫(布蘭德·皮特)為名,試圖以白人男性主義的傲慢與偏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小碧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