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家輝 打好哩份工 | 封面人物

他穿越香港電影的榮光與黯淡,映照幾代從業人的生存哲學。他的努力與時代彼此呼應,年過六十,童年緣分種下的種子早已生根發芽,隨生命歷程盤根錯節,成了人生可依托的高木

發自:佛山

責任編輯:楊靜茹

圖 / 本刊記者 大食

他穿越香港電影的榮光與黯淡,映照幾代從業人的生存哲學。他的努力與時代彼此呼應,年過六十,童年緣分種下的種子早已生根發芽,隨生命歷程盤根錯節,成了人生可依托的高木

幾個月前,收到真人秀節目的邀請后,梁家輝召開了家庭會議,向太太江嘉年、雙胞胎女兒Nikkie和Chloe提出了三個問題:要不要賺這個錢?能不能面對某一種狀況?媽媽能不能放心?

生計從來是梁家輝面對邀約時考慮的重要部分。上世紀90年代,香港黑社會入侵演藝圈時,他在重壓之下3年拍了39部戲,直到體力不支,回家接送女兒上學一年。想到女兒過幾年上小學、中學、大學,算了算要花多少錢,又重出江湖拍起戲來。

從這個角度來看,梁家輝拍戲只是應了香港人常掛在嘴邊的“打好哩份工”,這份工最初甚至不是主動為之。他多次稱自己是“被電影選擇的人”:陪朋友報名藝員班,自己被選中;覺得不用穿校服、不像平時念書那么呆板,好玩,和劉德華成了班里跑龍套最多的人;自辦雜志邀請李殿馨拍封面,去她家吃飯,被她父親李翰祥帶去北京拍戲,還獲得1984年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那年他26歲,至今仍是該獎項歷史上最年輕的獲獎者;被法國導演讓-雅克·阿諾選中,成為其改編瑪格麗特·杜拉斯作品《情人》(1992)電影的男主角,電影成為當年法國電影票房冠軍,他因此躋身國際影壇……總之,演員之路一開始就給了他很高的起點,之后雖幾經波折,也總能峰回路轉,如此推著他越走越遠,而今已近四十年。

而在另一條敘事線上,梁家輝與電影似乎緣分天定。母親是銅鑼灣樂生戲院的接線員,他出生才幾個月就被帶到戲院。母親忙的時候,帶位員就將他安置在樓上放映機正下方的位置看電影。姨媽在戲院賣爆米花,每天把賣剩下的碎爆米花給他裝一大包,他一邊看電影,一邊往嘴里填,銀幕上是瑪麗蓮·夢露、奧黛麗·赫本、黑白的香港武俠片。多年以后,梁家輝看著《天堂電影院》里男主角多多在放映師幫助下領略光影魅力時不免淚流滿面,想到在銅鑼灣樂生戲院度過的童年。往后的每次被選擇,被選擇后獲得的驚喜,似乎都是緣分的延續。

然而,每次幸運之后,命運打擊都迎面而來。第一次被評為最佳男主角的同時,梁家輝被臺灣影視圈封殺,一年無戲可拍。揚名國際后,他又被香港黑社會威脅,按頭賣命近三年。終于一切完結,香港電影盛景一同遠去,他北上拍戲,勤勤懇懇又二十年。他的努力與時代彼此呼應,年過六十,童年緣分種下的種子早已生根發芽,隨生命歷程盤根錯節,成了人生可依托的高木。往前回溯,眾多角色成了高木的花果,累于記憶,亦在香港電影史上熠熠生輝。

在一系列的被選擇與選擇后,電影成了梁家輝的終身事業。他師承李翰祥,又被徐克調教,身上兼具香港傳統文人型導演遺留的風骨氣節與香港新浪潮新導演的獨到眼光和精準表達。他成長于新藝城、UFO、銀河印象等香港電影公司接連崛起之時,與張國榮、梅艷芳、林青霞、王祖賢、張曼玉等人一同點綴了香港電影繁榮時期的璀璨夜空。香港電影衰落后,處女作北上的草蛇灰線以另一種面目回歸事業,他再度北上拍戲,每年都有作品問世,其中不乏《太行山上》等主旋律影片,至今仍活躍影壇。他從80年代走來,穿越了香港電影的榮光與低谷,勾連幾代電影人,成為人們懷思回望時不可略過的人物。

電影之外,梁家輝很少出現,迄今為數不多的80年代影像資料中,他都與張國榮、梅艷芳、張曼玉等人一同出現在節目里。他話少,到了不可不說的場合,也少以“我”開頭,一如他80年代在《文匯報》上開寫的專欄“輝筆而就”一樣,針砭時弊或風花雪月,總之不談自己。這是入行多年他恪守的原則:演員梁家輝身上的每一個器官都可以用來演戲,他從《情人》便開始這么做;普通人梁家輝在寫一份劇本,在離世那天才能完結,那是他的人生。

梁家輝和雙胞胎女兒 圖/ 受訪者提供

李翰祥不只帶我走演員的路這么簡單

李翰祥見到梁家輝時,正在籌備《垂簾聽政》(1983)《火燒圓明園》(1983)的拍攝工作。這是李翰祥1948年到香港后第一次回內地拍戲。他從1978年便開始籌備,先后計劃將周恩來的故事,以及《茶館》《我的前半生》等內容搬上銀幕,均未能落實。五年后終于有了眉目,他拍戲的消息在內地、香港傳得沸沸揚揚。李翰祥激動之情溢于言表,在他自1979年開始撰寫的專欄《三十年細說從頭》中,最后11篇都是與慈禧有關的內容。影片開拍后,李翰祥全身心投入拍攝,數年一日未斷的專欄也停更了。

作為邵氏聲名最盛的四大導演之一(其他三位為張徹、胡金銓和楚原),李翰祥首次將黃梅調引入香港電影,引領一代黃梅調電影的潮流,后又開了香港風月片的先河,作品《金瓶雙艷》成為成龍首部銀幕作品。同時,他研究清史多年,靠《傾國傾城》等清宮戲揚名兩岸。在尋找拍攝題材的過程中,他對慈禧深惡痛絕,先后委托三人,并親自修訂后,完成《垂簾聽政》和《火燒圓明園》的劇本,結束與邵氏的合約,回北京拍戲。

《火燒圓明園》 (1983)

此前,梁家輝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解樹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