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毅“舉報信”背后:學術科研造假的冰山一角

饒毅如往常一樣分享著學術文章,他的社交平臺平靜得沒有一絲波瀾,而外界正因他的一封草稿信而沸騰。

2019年11月29日,一封饒毅寫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以下簡稱自然科學基金委)主任李靜海的信在網絡上流傳,內容涉及質疑三位科研工作者涉嫌學術造假,迅速發酵為“饒毅打假事件”。信的落款時間為11月28日。

據《中國新聞周刊》報道,饒毅稱該信“沒有發出,有過草稿”。至于它如何傳播出去成了謎。據南方周末記者了解,這封草稿信最初出現在四百多人的微信群里。南方周末記者多次聯系饒毅,試圖了解事件經過,但未得到回應。

責任編輯:邢人儼 宋宇

饒毅(ICphoto/圖)

(本文首發于2019年12月12日《南方周末》)

1978年至2017年,美國發表全球科研論文占總量的30.7%,撤稿占比28.1%;英國發表占比7.9%,撤稿占比5.0%;日本發表占比6.8%,撤稿占比9.5%;中國發表占比8.2%,撤稿占比24.2%。

“首先是國內的評價體系以發表文章作為行業成果,甚至是唯一的評價指標,在這種情況下,大家就以發文章為第一要務。當然國際上也是一樣,但國內評價體系更單一。另外,國內體系對于人的容忍度更低,比如要求五年一定要發文章,國外周期也許會稍微長一點、更包容一點?!?/p>

饒毅如往常一樣分享著學術文章,他的社交平臺平靜得沒有一絲波瀾,而外界正因他的一封草稿信而沸騰。

2019年11月29日,一封饒毅寫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以下簡稱自然科學基金委)主任李靜海的信在網絡上流傳,內容涉及質疑三位科研工作者涉嫌學術造假,迅速發酵為“饒毅打假事件”。信的落款時間為11月28日。

據《中國新聞周刊》報道,饒毅稱該信“沒有發出,有過草稿”。至于它如何傳播出去成了謎。據南方周末記者了解,這封草稿信最初出現在四百多人的微信群里。南方周末記者多次聯系饒毅,試圖了解事件經過,但未得到回應。

2019年6月25日,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饒毅任首都醫科大學校長。11月27日,首都醫科大學收到自然科學基金委一封信函,請其調查饒毅論文涉嫌存在不端行為。該調查指向的是2018年年底饒毅實驗室與密歇根大學教授管坤良實驗室合作發表的多篇論文。自饒毅上任校長,至調查函發出,時隔僅五個月。

饒毅在信中反駁了自然科學基金委的調查指控,最后轉而建議后者調查另三位科研工作者涉嫌學術造假行為。他矛頭對準的三位學者分別是武漢大學基礎醫學院院長李紅良、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裴鋼、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學術所長耿美玉。

饒毅直指李紅良“17年如一日明目張膽的造假”,至于具體造假內容,饒毅在信中并未指明。

被饒毅質疑的第二位科研工作者裴鋼,1999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2001年當選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曾任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院長、同濟大學校長。饒毅的質疑指向裴鋼1999年發表的論文,該論文在自然科學基金委經費支持下發表。

饒毅認為該論文圖片造假,理由是“GPCR需要七重跨膜區域才有功能,裴鋼號稱只要5重跨膜,而且居然兩個GPCRs都是這樣的,出了3個同樣錯誤的圖”。

GPCR即G蛋白偶聯受體,是一大類膜蛋白受體的統稱?!疤烊粻顟B下GPCR需要七重跨膜,人為把跨膜縮減到五次,是想通過實驗去驗證五重跨膜這些區域都有什么功能。五重跨膜有無功能通過做實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思考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