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逃命者和中國人
十一二歲時,虹影坐最便宜的綠皮車離開重慶,看望在宣漢插隊的姐姐?;疖囈估锿T谶_縣,她獨自投宿,給安排在頂樓。那家旅館好似黑店,她預感夜里會遭到傷害。她循著孩子的哭聲下樓,聽見母親和小孩的聲音,敲開房門,在床邊借宿一夜。第二天一早,她跟著這對母子,由達縣長途跋涉到宣漢。
發自:北京
責任編輯:宋宇
虹影的新作《羅馬》如同羅馬和重慶的“雙城記”。2005年,她獲得羅馬文學獎,頒獎典禮在羅馬城的古老斗獸場舉行。那段時間,她因官司、婚姻和家事等多種原因陷入人生低谷,曾想過放棄寫作。她最終決定堅持下去,并希望自己像角斗士一樣堅強。
(本文首發于2019年12月12日《南方周末》)
十一二歲時,虹影坐最便宜的綠皮車離開重慶,看望在宣漢插隊的姐姐?;疖囈估锿T谶_縣,她獨自投宿,給安排在頂樓。那家旅館好似黑店,她預感夜里會遭到傷害。她循著孩子的哭聲下樓,聽見母親和小孩的聲音,敲開房門,在床邊借宿一夜。第二天一早,她跟著這對母子,由達縣長途跋涉到宣漢。
虹影多年后回想,漫漫長路,一個女孩子如果遭到性侵,一輩子都不會幸福。她覺得自己幸運,終于有驚無險地見到了姐姐。
往后,虹影的人生像這樣不停奔走,從重慶到北京、上海,再到倫敦,最后回到北京。她也在自己的小說世界里不斷穿越不同的城市和歷史時空,《饑餓的女兒》寫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重慶,“上海三部曲”寫民國上海,《綠袖子》寫抗戰時期的長春。她的長篇新作《羅馬》,則是記憶中的重慶和當下的羅馬的“雙城記”。
在北京家中,虹影接受南方周末記者專訪,聊重慶、上海,聊流浪歲月及去國返鄉的人生。
生在歷史當口
最難忘的記憶總與重慶有關。2009年,虹影被重慶市民選為城市形象推廣大使,紀念獎杯造型像“慶”字,也像“重”。眼下,她正籌備自己導演的第一部電影,一個發生在重慶的故事,預計2020年3月在那里開拍。
以小說家的眼光看,重慶自帶敘事功能?!啊豆げㄌ亍穼憪鄱”?,重慶和愛丁堡很像,也是立體的,世界上你找不到這樣的城市。如果到過重慶,尤其晚上,穿越整個城市的燈火,你覺得像在宮崎駿的世界?!焙缬靶稳?。在她的觀影經驗中,《冥王星時刻》《好奇害死貓》和《三峽好人》都是拍得不錯的重慶故事。
虹影有許多小說寫重慶,除了最負盛名的《饑餓的女兒》,《孔雀的叫喊》是當代文學第一本以當代視角寫三峽的虛構作品。
出版人黎波直言不喜歡《孔雀的叫喊》,這樣的小說好像與我們相隔很遠。虹影反駁,只是跟他隔得遠,和我們的歷史相隔并不遠。小說以元明時期“度柳翠”的民間故事為原型,在修建三峽大壩的現實背景下講述轉世輪回的離奇故事,三峽的前世今生在小說里相遇。
在《孔雀的叫喊》里,虹影虛構了對三峽一無所知的三峽女兒柳璀,借由這個人物抵達自己少年時渴望逃離的生命起點?!拔沂窃跉v史的當口出生的,大饑荒快結束的時候,每一次這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