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體質近三十年呈下降趨勢
中國近三十年的經濟快速增長卻伴隨著兒童和青少年身體素質的下降,政府的政策應該著力應對這一最新變化。
責任編輯:朱力遠
研究者認為,中國這30年的經濟快速增長卻伴隨著兒童和青少年身體素質的下降,政府的政策應該著力應對最新的變化。
(本文首發于2019年12月12日《南方周末》)
中國近三十年的經濟快速增長卻伴隨著兒童和青少年身體素質的下降,政府的政策應該著力應對這一最新變化。
肥胖率高、沒時間鍛煉、近視幾乎普及……對于中國兒童和青少年身體素質的下降,近20年已經有太多危險信號傳出。2019年第12期《柳葉刀·兒童與青少年健康》(The Lancet Child & Adolescent Health)發表的最新研究回顧了1980年代以來的六次全國調查的數據,大致勾勒出了中國兒童和青少年身體素質是如何下降的。
研究者認為,中國這30年的經濟快速增長卻伴隨著兒童和青少年身體素質的下降,政府的政策應該著力應對最新的變化。
僅1995年時有所提高
納入研究的這六次全國調查分別是在1985、1995、2000、2005、2010以及2014等年份搞的,涉及7至18歲的青少年學生近150萬人。身體素質通過肺活量、立定跳遠、仰臥起坐、50米跑和耐力跑等項目測量,經過標準化調整,形成一個可供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中一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