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海瑞在1966
1949年以前,馬連良在傳統戲《五彩輿》里演過海瑞。1958年,他親自重排了這出戲,更名為《大紅袍》,講的是時任淳安知縣的海瑞給嚴嵩拜壽,忤逆嚴世藩,被貶降職的故事。在傳統京劇里,關于海瑞的戲只有這一出,馬連良一直很遺憾。
1959年4月2日至5日,中共中央在上海召開八屆七中全會,那次會議上,許多代表談到“大躍進”過程中工農業指標過高,可是不敢講真話、提意見。毛澤東號召大家要敢于提出不同意見,學習海瑞精神,敢于批評嘉靖皇帝??戳撕匣ü膽颉渡琅啤分?,毛澤東又發表了海瑞剛正不阿、直言敢諫的講話。
幾天后,中共中央宣傳部副部長周揚在上海約見了上海京劇院院長周信芳和上海文化局戲劇處處長劉厚生。見面時,周揚建議周信芳編演一出以海瑞為主角的京劇,鼓勵大家敢于說真話。
另外一位中共中央宣傳部副部長胡喬木從上?;氐奖本?,請吳晗來到自己家里,向他介紹了會議情況,傳達毛澤東提倡學習海瑞精神的指示,請他給人民日報寫一篇介紹海瑞的文章。
不久,吳晗寫的《海瑞罵皇帝》以劉勉之的筆名發表在6月16日的《人民日報》上。9月21日,《人民日報》再次發表了吳晗寫的《論海瑞》。
周揚的建議很快得到了上海方面的支持。上海京劇院成立創作組,多位專家參加討論,以周揚送給周信芳的《海剛峰奇案》、《丘海二公合集》和其他海瑞史料為依據,采用傳說和傳統戲曲劇目中現成的形象,由許思言執筆撰寫劇本。
不到一個月,劇本提綱搞了3個。第一個在傳統海瑞戲的基礎上加工,所受局限較大;第二個寫海瑞受恩于徐階,大公無私對徐之子的不法行為繩之以法;第三個按照領導指示,以海瑞上本“直言天下第一事”為中心事件,描寫海瑞冒死直言諍諫,突出他的“五不怕”精神。
最后,許思言根據第三個提綱寫出了初稿。當時的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部長石西民、《文匯報》負責人陳虞孫等人在初稿基礎上提了一些修改意見,要求把海瑞的形象塑造得更突出一些,海瑞的忠心與皇帝的昏庸可表現得更尖銳一些。后來,周信芳與許思言對初稿進行了推敲修改。
同年8月,《海瑞上疏》劇本二稿在青島完成,并投入排演。上海京劇院調集了強大的演出陣容:周信芳出任導演并扮演主角海瑞,金素雯飾演海夫人,李桐森飾演嘉靖皇帝,紀玉良、童祥苓等著名演員擔任其他角色。
經當時上海市委第一書記柯慶施同意,《海瑞上疏》為上海市慶祝建國10周年展覽演出拉開了帷幕,1959年9月30日,上海京劇院的大型新編歷史劇《海瑞上疏》在天蟾舞臺首演。年逾花甲的周信芳以其獨特的麒派風采和麒藝魅力傾倒了觀眾,引起轟動。
《海瑞上疏》公演不久,劇本便在《上海戲劇》上公開發表,并由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后來這個戲到北京演出,陳毅、周揚等人觀看了演出,都給予了肯定。上海與北京的報刊紛紛發表評論,分析了《海瑞上疏》思想與藝術方面的成就,稱贊該劇的創作與演出。
在這一年冬天召開的全國政協會議上,看了吳晗文章的馬連良遇到了吳晗,兩人談起海瑞。馬連良約吳晗寫一個關于海瑞的新京劇,吳晗答應試試看,并很快寫出了《海瑞》劇本初稿,送給了馬連良。
這出戲主要寫海瑞上任應天府巡撫,察訪民情時得知告老還鄉的太師徐階霸占了洪阿蘭家的民田,并縱子徐瑛行兇,強搶了洪阿蘭的女兒趙小蘭。海瑞秉公而斷,判徐瑛死刑,徐階退田。徐階買通朝官,誣告海瑞魚肉鄉里,罷了海瑞的官職。海瑞在交印之前毅然處死徐瑛,為民除害。
馬連良在這個劇本的基礎上作了一些修改,次年夏天投入彩排。王雁擔任導演,馬連良飾演海瑞,裘盛戎飾徐階,李多奎飾海瑞母親,李毓芳飾海夫人,周和桐飾戴鳳翔,郭元祥飾徐瑛。在公演前,吳晗根據彩排時專家、學者的意見,二度修改劇本時,把一稿原來海瑞被罷官后百姓為他餞行的結尾改成了罷官作為戲的結尾,劇名也因此改成《海瑞罷官》。
1960年底,《海瑞罷官》在北京民族文化宮禮堂正式公演。戲中的海瑞已經54歲,官至應天巡撫,年歲相仿的馬連良在表演中突出他的穩練沉著,又加進了從容不迫、豪邁果敢的特征,注意刻畫海瑞復雜的思想活動。演出非常成功,好評如潮。
雖然《海瑞上疏》與《海瑞罷官》都是出于現實政治需要而誕生的,但因為周信芳、馬連良在表演藝術最成熟時期的出演,這兩個海瑞形象成為當時京劇舞臺上最具光彩的形象。
因為政治風云變幻,1965年11月10日,姚文元的《評新編歷史劇〈海瑞罷官〉》在上?!段膮R報》發表,認為《海瑞罷官》“不是芬芳的香花而是一株毒草”。文章指責作者塑造“假海瑞”目的是宣揚“地主資產階級國家觀”、“階級調和論”、“美化作為地主階級專政工具的清官和法律”。劇中寫了“退田”,就是要人民公社向地主退田,就是搞復辟,刮單干風;劇中寫了“平冤獄”,就是要為地主、資產階級翻案;劇中歌頌海瑞剛直不阿,就是反對黨的領導和無產階級專政。這篇文章一出,一場批判《海瑞罷官》的運動隨之而起。
1965年12月21日,毛澤東在杭州同陳伯達等人談話,在肯定姚文元文章的同時指出:沒有打中要害。他說:“《海瑞罷官》的要害問題是‘罷官’。嘉靖皇帝罷了海瑞的官,1959年我們罷了彭德懷的官。彭德懷也是‘海瑞’?!庇纱?,批判《海瑞罷官》的運動升溫,從學術問題轉向政治問題,史無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就此拉開了序幕。
在批判《海瑞罷官》的同時,《海瑞上疏》也不能幸免。1966年2月、5月,《解放日報》上先后拋出丁學雷的《〈海瑞上疏〉為誰效勞?》和方澤生的《〈海瑞上疏〉必須繼續批判》兩篇文章,公開批評周揚、周信芳,說“《海瑞上疏》和《海瑞罷官》是一根藤上結的兩個瓜”,說戲中海瑞抬了棺材上臺是對無產階級的詛咒和示威,《海瑞上疏》就是配合右傾機會主義分子向黨向社會主義瘋狂進攻。
“文革”中,吳晗、周信芳、馬連良等人被打成黑幫、反革命投進監獄,含冤去世。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周信芳與馬連良分別得到平反昭雪?!逗H鹆T官》、《海瑞上疏》被北京京劇院和上海京劇院重新搬上舞臺上,但周信芳與馬連良已經不在了。
1960年底,由吳晗撰寫劇本的京劇《海瑞罷官》在北京民族文化宮禮堂正式公演,戲中的海瑞由馬連良(右)扮演。1966年,馬連良被迫害至死,終年65歲(本報資料圖片)
周揚主導的《海瑞上疏》在上海公演后出版了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