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是偉大的但丁、博爾赫斯和馬爾克斯,你也要對他們的話保持質疑”
12月13日晚,天津、濟南、東北,來自四面八方的讀者齊聚北京麗晶酒店,參加南方周末舉辦的2019“N-TALK文學之夜”。在活動現場,麥家、李洱、陳彥、付秀瑩四位作家與現場三百位觀眾分享了自己的創作歷程和經驗,以及對于文學的思考,度過了一個難忘的文學之夜。
責任編輯:朱強
主持人蒯樂昊與嘉賓們對談
1988年,作家韓少功在海南主持了一本雜志《海南紀事》,發行量高達一百多萬冊,當時的雜志社闊氣到給業務骨干提供免費吃住、醫療,發進口摩托,那是文學的黃金年代。
2019年11月17日,“路遙逝世27周年”登上了微博熱搜,有網友留言:能有這樣的熱搜和話題,證明了好的文字依舊在改變世界。
12月13日晚,天津、濟南、東北,來自四面八方的讀者齊聚北京麗晶酒店,參加南方周末舉辦的2019“N-TALK文學之夜”。在活動現場,麥家、李洱、陳彥、付秀瑩四位作家與現場三百位觀眾分享了自己的創作歷程和經驗,以及對于文學的思考,度過了一個難忘的文學之夜。
麥家:文學和夜晚
麥家:“文學就是夜晚的月光”
文學從哪里來?在麥家看來,文學來自夜晚。1960年代,雙目失明的博爾赫斯回憶三歲時第一次讀到濟慈的《夜鶯頌》,他開始把自己當成一個“文學人”?!拔膶W化身為一只夜鶯,而不是清晨的山雀,這就是文學的出生問題,因為文學是從夜間來的”,麥家說。在他眼里,很多原初的文學經典都與夜晚有關,比如《荷馬史詩》是夜晚寫的,《一千零一夜》是在深夜講給國王的故事,《紅樓夢》也是夜晚的作品,因為大觀園里的大部分人從來沒有離開過大觀園這個黑屋子,他們經歷的都不是日光下的事情。
“文學到底是什么?今天,我覺得文學就是夜晚,文學就是夜晚的月光?!丙溂以谘葜v中說。萬事萬物離開月光照樣可以生存,而“文學真的有月亮的一些屬性,它本身并不發光,而且貌似是沒有用的,但我們還真的離不開它,它有一種王國維所說的‘不用之用’‘無用之用’,眼下并沒有用,無法現學現用,但放到人生的長河中去,它又可能是有大用場的,有時候甚至能救命”。
如果用大數據和云計算算一下,人們會發現,在白天講的主要是道理和知識,而大部分的故事都是晚上講的。麥家表示,“我經常說,一個經??葱≌f的人是不會自殺的。小說里那么多人活得那么艱難困苦,相比之下你憑什么自殺?如果你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柔翡 校對:胡曉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