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想打動頭腦,最后打到胃上”從一份文學報告看食品安全

周勍通過“線人”聯系到一個專賣“瘦肉精”的老板。講明是家里老人得了一種慢性病,需要“瘦肉精”做藥引子,想買一點

責任編輯:朱又可 實習生 鞏一璇 王治壽 陳伊瑋

食品安全關系到廣大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關系到經濟健康發展和社會穩定,關系到政府和國家的形象。各地區各部門必須牢固樹立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的思想,全面履行人民政府的職責,切實把食品安全工作放在突出位置抓緊抓好。
——溫家寶


2006年《民以何食為天》入圍兩年一度的德國“尤利西斯國際報道文學獎”。英文、德文、意大利文、韓文、日文版相繼出版。2007年1月,《民以何食為天》由中國工人出版社出版中文修訂版。圖為意大利版封面

2008年8月,中國作家周勍的《民以何食為天》日文版獲日本《產經生活新聞》“期待暢銷書”銀獎。

這家面向已婚婦女的報紙,從2007年開始舉辦“夫人選的BOOK大獎”,今年是第二屆。各界專家和讀者代表從557冊報名的出版物中選出各領域的20種書,最后由讀者投票決定獲獎作品。圖書評選分“期待暢銷書”、“能提高家庭婦女能力的書”和“想讓丈夫讀的書”三類,各設金銀銅三等獎?!睹褚院问碁樘臁帆@得了“期待暢銷書”類銀獎。

2004年9月,周勍花了兩年時間調查,寫出十五萬字的《民以何食為天》,最初發表于《報告文學》。

這部被批評家形容為“觸目驚心”的報告文學一出世就引起各方關注。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書報文摘》進行選摘。

在2003年的時候,周勍想寫一部關于中國人精神消費現狀調查的書。起因是看到讀中學的兒子所學的教材多年不更新,就想把中國人的精神消費作一個系統的觀察。

他對人說這個計劃,聊著聊著就有人說,還精神呢,吃的問題遠比精神問題大得多。于是他決定把食品當一只麻雀,來解剖當代中國社會的現實。

“比跟蹤毒販還驚險”,是周勍對調查食品安全過程的自況。

2004年8月份,周勍通過“線人”聯系到一個專賣“瘦肉精”的老板。講明是家里老人得了一種慢性病,需要“瘦肉精”做藥引子,想買一點。對方開始非常警惕,在線人的一再解說和央求下,勉強答應了這樣一種不亞于販賣毒品似的交易方式——先把錢給他,再告訴他詳細地址,然后他再通過郵局快遞“瘦肉精”。等一切談好后,趁對方不注意時,周勍悄悄拿了一把“瘦肉精”??纱軇秃途€人坐上公共汽車暗自歡喜地往省城趕了近一個小時的時候,險情發生了:&ld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莫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