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底水滴籌生意:1.6萬地推“鐵軍”,行走在公益模糊地帶
截至2019年3月,水滴籌線下基層工作人員已擴大至三百多個片區經理,1.6萬多個志愿者,覆蓋了中國400—500個城市。
水滴籌從一開始就不收任何手續費,籌款所得資金全部給予籌款人。好處就是能夠快速吸引流量。
水滴籌們能夠在短短幾年時間內狂飆突進,與法律尚無監管有關。
個人救助平臺應將此業務獨立出來,由一個非營利組織來運行,與其他板塊的業務往來必須明確規則。而無論采取哪種方式,向公眾披露必要的信息是基礎性義務。
發自:上海
責任編輯:馮葉 助理編輯 溫翠玲
2019年4月11日,廣州白水塘城中村。一名三歲的孩子因患神經母細胞瘤,治療要花費五十多萬,當時正通過水滴籌籌集醫療款,繼續做化療。
(本文首發于2019年12月19日《南方周末》)
截至2019年3月,水滴籌線下基層工作人員已擴大至三百多個片區經理,1.6萬多個志愿者,覆蓋了中國400—500個城市。
水滴籌從一開始就不收任何手續費,籌款所得資金全部給予籌款人。好處就是能夠快速吸引流量。
水滴籌們能夠在短短幾年時間內狂飆突進,與法律尚無監管有關。
個人救助平臺應將此業務獨立出來,由一個非營利組織來運行,與其他板塊的業務往來必須明確規則。而無論采取哪種方式,向公眾披露必要的信息是基礎性義務。
近日,水滴籌因地推業務員被曝光“掃樓籌款”走上風口浪尖。
水滴籌于2016年7月上線,是目前中國最大的網絡大病互助平臺。所謂大病互助,是指針對重癥病人的網絡眾籌募捐行為。按照水滴籌披露的數據,截至2019年9月,水滴籌已累計為大病患者募得235億元的醫療救助款,近2.8億人支持了平臺的救助項目,產生了超過7.5億人次的贈與行為。
在2019年1月舉行的水滴籌公益盛典上,水滴籌創始人沈鵬將水滴籌定位為一家社會企業,水滴籌也在近兩年多次獲得“社會企業”類獎項。
社會企業的目標是解決社會問題、增進公眾福利,而非追求自身利潤最大化。正是這種定位令許多人在“地推事件”爆發后,感覺自己被騙了,質疑水滴籌是將“公益做成生意”。
不過,在水滴籌官方最新回應中,沈鵬又明確向社會表明,水滴籌是一家商業公司,不是公益組織。
作為商業公司,水滴籌要通過地推等方式爭搶流量,做大救助規模,才能通過后續諸如保險業務的開發實現盈利。
但商業與慈善之間的迷糊界限帶來的沖突,正在撕扯水滴籌。
地推“鐵軍”
被曝光的地推掃樓提成,在業內早就不是秘密,水滴籌等公司都擁有相當龐大的地推團隊。
2016年底,家住成都的楊琳成為水滴籌的一名“志愿者”。她所在的西南片區是多家大病互助平臺的“交火區”,這里四五線城市密布、貧困人口眾多,對患病客戶的競爭相當激烈。
名為志愿者,實則是地推員?!敖兄驹刚呤菫榱撕寐犘?,讓大家覺得我們在做公益,更容易被接受?!睏盍諏δ戏街苣┯浾哒f。
據她回憶,自己所在片區的志愿者最初大多是兼職,收入按照訂單數量提成,每單大約在50元。主要工作是在醫院蹲點發放傳單、尋找潛在的籌款發起人,有時還會承擔一部分審核工作。
志愿者還得和醫院的宣傳部門、相關科室以及醫護人員搞好關系,這樣能夠打聽到一些病人的信息,比如某類疾病大概會花多少錢、又有哪個新病人住院了?!靶虏∪硕己軗屖?,因為患病時間不長,直接就可以排除掉已經在其他平臺求助的風險?!睏盍照f。
公開資料顯示,水滴籌陸續和不少醫院達成了戰略合作——醫院向水滴籌推薦在院治療的、經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