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時代記憶如何超越?

“希望工程是中國特定的歷史背景、政治體制與社會經濟環境的產物。任何民間社會組織都無法模仿、復制。甚至青基會系統加上共青團本身也難以復制自己的歷史?!?br />
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現任理事長郭美薦提出,“希望工程三十年,不能自滿,不能彷徨,不能瞻前顧后,更不能止步不前”。

發自:北京、廣東五華

責任編輯:張玥晗

這兩年廣州企業來轉水鎮扶貧,籌集資金給畬維希望小學的操場新修建了一條塑膠跑道。 (南方周末記者 汪徐秋林/圖)

(本文首發于2019年12月19日《南方周末》)

“希望工程是中國特定的歷史背景、政治體制與社會經濟環境的產物。任何民間社會組織都無法模仿、復制。甚至青基會系統加上共青團本身也難以復制自己的歷史?!?/p>

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現任理事長郭美薦提出,“希望工程三十年,不能自滿,不能彷徨,不能瞻前顧后,更不能止步不前”。

1989年10月30日,河北淶源縣桃木疙瘩小學的學生張勝利,領到了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希望工程”項目(以下簡稱希望工程)發放的第一份救助金。

2019年11月21日,已是副校長的張勝利來到北京,出席希望工程實施30周年報告會。

三十年間,在希望工程的影響下,張勝利迎來屬于自己的命運:上完了小學、中學;1996年作為受助學生代表參與了傳遞亞特蘭大奧運會火炬;1997年,他從上海師范學院畢業回到家鄉桃木疙瘩村,成為當地希望小學里的代課教師,后來成為當地小學的副校長。

截至2019年9月,希望工程已累計接受捐款152.29億元,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599.42萬名,援建希望小學20195所。和張勝利一樣,近六百萬的貧困兒童獲得了上學的機會,其中包括“大眼睛女孩”蘇明娟、“亞特蘭大奧運會火炬手”讓英、“鄧小平資助的失學兒童”周標亮……

“作為一個持續三十周年的項目,希望工程取得的成就是空前的?!敝袊嗣翊髮W公共管理學院教授、中國公益創新研究院院長康曉光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希望工程面臨的挑戰也前所未有,“不是來自外部,而是如何超越自己”。

輝煌

張勝利獲得捐助后,桃木疙瘩小學建了一座希望工程展覽館。1997年,回到家鄉后,張勝利教書之余,還一直承擔紀念館的講解工作,講述希望工程的歷史。

1989年10月30日,共青團中央、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以下簡稱青基會)宣布:為救助貧困地區失學少年兒童、促進貧困地區基礎教育事業發展,面向海內外募集捐款,開展救助貧困地區失學少年活動,這項活動被稱為“希望工程”。

當時,中國鄉村兒童失學情況嚴重。據1999年出版的《希望工程效益評估報告》顯示,1990年,平均每個希望工程的實施縣有失學兒童1361名。1989年3月才成立的青基會決定將救助目標放在這些失學兒童身上。

2019年11月23日,第一任青基會秘書長徐永光在中國基金會發展論壇上回憶,“希望工程一開始,我們面臨兩種選擇:一是借共青團體制的路徑,或者說借體制優勢開始籌款;二是完全開放,進行社會化動員。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邵小喬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