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人當上“編外代表”
義烏的街道議政會成立之初,議政會成員被叫做“議政員”,后來金華市人大常委會建議改稱“議政會代表”。
發自:浙江義烏
責任編輯:錢昊平 助理編輯 溫翠玲
2019年4月17日下午,巴基斯坦商人阿酷(左一),成為浙江義烏稠城街道議政會的外籍特邀代表。
(本文首發于2019年12月19日《南方周末》)
義烏的街道議政會成立之初,議政會成員被叫做“議政員”,后來金華市人大常委會建議改稱“議政會代表”。
議政會代表缺少權威性,導致很多問題解決不了,決定街道民生實事項目時,議政會可以“票選”項目,而不是“票決”。
議政會實際上沒有議政,只是反映訴求、意見?!皩⒋伺e理解為外國人能在中國參政議政了,就變了味?!绷x烏市委一位官員表示,實際上這些外籍特邀代表沒有政治權利,也不參與決策。
“我那天穿得很隨便,早知道就穿西裝去了?!?019年12月12日,回想起八個月前那次受聘,阿酷仍然顯得很興奮。來自巴基斯坦的阿酷,在浙江義烏(縣級市)經商已有19年,能說一口流利的漢語,甚至還會義烏方言。
2019年4月17日下午,阿酷和另一名外籍商人被聘為義烏稠城街道議政會的特邀代表,街道人大工委還為他們舉行了聘任儀式。
外國人成了街道議政會的特邀代表,這在浙江還是首次,在中國也不多見。阿酷很高興自己獲得了一個“政治身份”,擔心中文表達不清,他又用英文強調了一下:“political member”。
不過,義烏市人大常委會黨組副書記、副主任傅春明,在接受采訪時卻反復澄清外籍特邀代表和“參政議政”的關系。
“雖然機構名稱叫‘議政會’,但議政會代表尤其是特邀代表并不具有‘議政’的職責,也不擁有人大代表的法定權利?!备荡好鹘忉?,他們只能對街道的工作提出意見和建議。
具有“準人大”性質的街道議政會是個新生事物。設立街道議政會的初衷,是為了破解在街道一級沒有人大機構而造成的基層民主建設“斷檔”難題。
2014年,義烏在各街道成立了議政會,并引起省內多地效仿。浙江之外,推行街道議政會制度的地方也有不少,不過名稱并不統一,蘇州叫議政代表會,徐州叫街道協商議事會,在遵義,則被稱作居民議政會。浙江省內各地的名稱也不一樣,杭州的叫法就是居民議事會。
在浙江,立法機構已確認這一組織的法律地位。2019年11月,浙江省人大常委會通過的《浙江省街道人大工作條例》,要求各街道人大工委都須組織成立“街道居民議事組織”。
看到條例后,義烏已打算將街道議政會改名為議事會,以減少對“議政”的誤會,傅春明表示,“這樣也更符合它的職能和性質?!?/p>
后續聘任被叫停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小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