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網公司掛牌,油氣改革提速
發自:南方周末
石油天然氣管網運營機制改革只是油氣體制改革一環,2019年以來,油氣改革的重磅政策接踵而至。特別是,允許外資進入我國油氣上游勘探開發領域。
千呼萬喚始出來。
2019年12月9日上午9時,國家石油天然氣管網集團有限公司正式掛牌成立。這是貫徹落實《關于深化石油天然氣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的重要一環,是深化油氣體制改革的關鍵一步。
公開資料顯示,截至2018年底,國內三大石油公司共有油氣主干管道9.6萬公里,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分別占63%、31%、6%。同時,全國省級干線管網2.5萬公里,三大石油公司與其他主體各占50%。此外,我國累計建成LNG接收站20座,地下儲氣庫26座中屬于社會資源投資的僅港華金壇儲氣庫一座。
今年3月19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七次會議正式審議通過了《石油天然氣管網運營機制改革實施意見》,強調推動石油天然氣管網運營機制改革,要堅持深化市場化改革、擴大高水平開放,組建國有資本控股、投資主體多元化的石油天然氣管網公司,推動形成上游油氣資源多主體多渠道供應、中間統一管網高效集輸、下游銷售市場充分競爭的油氣市場體系,提高油氣資源配置效率,保障油氣安全穩定供應。
國家管網公司有關負責人表示,組建獨立運營的國家管網公司,推動形成上游油氣資源多主體多渠道供應、中間統一管網高效集輸、下游銷售市場充分競爭的“X+1+X”油氣市場體系,是深化油氣體制改革和管網運營機制改革的重要一環。
國家管網與油氣體制改革密不可分。2016年《關于深化石油天然氣改革的若干意見》提出:“分步推進國有大型油氣企業的干線管道獨立,組建國有資本控股、投資主體多元化的石油天然氣管道公司?!?017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于深化石油天然氣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明確了我國油氣體制改革的思路和任務。意見強調,改革油氣管網運營機制,提升集約輸送和公平服務能力。
2018年8月,國家發改委發布《油氣管網設施公平開放監管辦法》(征求意見稿)后,引起業內廣泛關注,2019年5月24日,《油氣管網設施公平開放監管辦法》正式落地。該辦法明確提出,國家鼓勵和支持各類資本參與投資建設納入統一規劃的油氣管網設施,提升油氣供應保障能力;鼓勵和支持油氣管網設施互聯互通和公平接入,逐步實現油氣資源在不同管網設施間的靈活調配。
2019年7月25日,國家能源局在京召開新聞發布會。能源局市場監管司司長趙國宏在會上表示,能源局正在組織建立油氣管網設施公平開放信息公開和信息報送平臺,待國家油氣管網公司成立后,平臺將正式上線。
11月13日,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在一篇文章中表示,隨著國家管網公司掛牌在即,由國家能源局委托,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自主開發的國家油氣管網獨立運行支撐平臺——油氣管網信息采集報送和公開系統也即將正式上線。
石油天然氣管網運營機制改革只是油氣體制改革一環,2019年以來,油氣改革的重磅政策接踵而至。特別是,允許外資進入我國油氣上游勘探開發領域。
2017年5月,國務院印發《關于深化石油天然氣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允許符合準入要求并獲得資質的市場主體參與常規油氣勘查開采,標志著我國油氣體制改革正式拉開帷幕。
2017年6月,國家發改委和商務部聯合發布的《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2017年修訂)》明確,允許外資投資石油、天然氣的勘探、開發和礦井瓦斯利用等采礦業,但又規定石油、天然氣(含煤層氣,油頁巖、油砂、頁巖氣等除外)的勘探、開發(限于合資、合作)。
2019年3月,國家發改委提請“今年放開油氣勘查開采準入限制,積極吸引社會資本加大油氣勘查開采力度”的決議已獲通過。同時,國家發改委宣布,取消“石油天然氣(含煤層氣)對外合作項目總體開發方案審批”,改為備案。
2019年6月30日,國家發改委、商務部分別發布《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19年版)》,取消了石油天然氣勘探開發限于合資、合作的限制,將2018年版自貿試驗區外資準入負面清單試點的石油天然氣勘探開發等開放措施推向全國,自2019年7月30日起施行。
同日,國家發改委、商務部聯合發布的《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2019年版)》明確規定,鼓勵外商投資的產業包括:提高原油采收率(以工程服務形式)及相關新技術的開發與應用以及物探、鉆井、測井、錄井、井下作業等石油勘探開發新技術的開發與應用。
從更深遠意義角度,允許外資進入我國油氣上游勘探開發領域,標志著我國整個油氣產業(上、中、下游)全面開放,具有“里程碑”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