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油價“過山車”

發自:南方周末

正是在全球經濟前景和貿易局勢的擔憂中,國際原油市場出現了近年來最大“黑天鵝”事件,此事件也使國際油價創造了近年的紀錄。

公眾沒有等來新一輪成品油調價。

據國家發展改革委消息,按現行國內成品油價格機制測算,2019年12月16日前10個工作日平均價格與12月2日前10個工作日平均價格相比,調價金額每噸不足50元。本次汽、柴油價格不作調整,未調金額納入下次調價時累加或沖抵。2019年國內成品油價已完成24輪調價,呈現“14漲7跌3擱淺”格局,漲跌互抵后,汽、柴油價格均累計上調445元/噸。

今年石油市場可謂風云變幻,發生了不少難以預料的事情?;赝荒昵?,受地緣政治事件影響,2018年國際原油價格沖高后深度下挫,全年走勢呈“倒V”型。2018年國際油價波動性加大,全年最大波幅達71%。2018年12月,WTI的平均價格為49美元。

自2019年開年以來,由于美國對伊朗的石油制裁以及歐佩克實施減產計劃等因素的影響,國際原油價格就一路持續上漲。

數據顯示,2019年1月初,WTI原油價格46.33美元/桶,布倫特原油價格為54.83美元/桶;4月24日,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最高升至74.57美元/桶,為2018年11月以來最高,相比2018年12月低點提高24.1美元/桶,漲幅達到47.8%。截止自6月11日,WTI原油價格漲至53.42美元/桶,布倫特原油價格也漲至62.32美元/桶。

整體而言,2019上半年國際原油價格整體還是以上漲為主,主要是政治風險等因素導致。今年上半年,中美經貿磋商進展良好、以沙特和俄羅斯為代表的減產聯盟減產執行情況超預期、美國取消對伊朗石油出口的制裁豁免和加大對委內瑞拉制裁力度、俄羅斯部分原油受有機氯污染暫停出口、加拿大因運輸瓶頸降低原油產量,世界石油供應收緊明顯,市場對供應短缺的擔憂情緒持續推高油價。

在國際因素影響下,國內油價年初就表現不俗。自2019年1月14日24時起,國內汽、柴油價格(標準品,下同)每噸均提高105元。折合后,92號汽油每升上調0.08元,95號汽油每升上調0.09元,0號柴油每升上調0.09元。

不過,在2019年4月份漲至新高后,5月開始國際油價就出現分化,出現較大下跌趨勢。受到國際經貿摩擦加劇、全球經濟前景難料、石油需求增長疲弱,國際油價震蕩下行,8月7日,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降至56.23美元/桶,相比4月中旬高點下降24.6%,為2019年1月中旬以來最低。

IMF10月15日發布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將2019年全球經濟增速下調至3%,較7月預測下調0.2個百分點,較2018年10月預測下調0.7個百分點,且為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以來的最低水平。

也正是在全球經濟前景和貿易局勢的擔憂中,國際原油市場出現了近年來最大“黑天鵝”事件,此事件也使國際油價創造了近年的紀錄。

9月14日,沙特阿美石油公司的油田和原油處理設施遭遇無人機襲擊,并發生火災。也門胡塞武裝宣稱對此事負責。沙特能源部長發表聲明說,這宗攻擊“造成阿布蓋格與胡賴斯的石油設施暫停生產”,影響近半的生產能力。

由于當時初步評估可能需要數月時間才能恢復全部產能,該事件短時間造成沙特原油產能受到影響。油價在9月16日創造十余年來最大單日漲幅。其中美國WTI原油價格收漲14.7%,為2008年9月22日以來最大單日漲幅;布倫特原油則收漲14.6%,為2008年6月6日以來最大單日漲幅。

隨后,由于沙特阿美快速修復受損產能,油價在短期內甚至一度跌回到遇襲前的價格水平。不過10月份伊朗油輪出現爆炸事件,受此影響,國際油價又走出了一波震蕩上行的行情。

12月6日,在奧地利維也納舉行了為期兩天的減產會議后,OPEC+組織決定,2020年3月底前,將把原120萬桶/天的減產幅度,提高到170萬桶/天。沙特能源大臣阿卜杜勒·阿齊茲還表示,將在OPEC+達成一致的減產基礎上進一步大幅下調產量,將在減產配額的基礎上再減產40萬桶/天。

不過,OPEC+減產只有在減產執行率100%的基準下才會有效縮減供應端,投資者依然存有疑慮,從原油市場表現來看,油價反應平平。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