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猬偷棗?語文課本“真”是第一位的
對于低年級的小學生來說,他們不能區分哪些故事是真實的,哪些是虛構的。如果有一天突然發現教導他們誠實的文章本身竟然就是不真實的,這對他們的三觀會是怎樣的打擊?
責任編輯:陳斌
某小學學生們展示領到的語文教材。
對于低年級的小學生來說,他們不能區分哪些故事是真實的,哪些是虛構的。如果有一天突然發現教導他們誠實的文章本身竟然就是不真實的,這對他們的三觀會是怎樣的打擊?
朦朧的月光下,一只小刺猬慢慢爬上掛滿棗子的棗樹,一直爬到最細的樹枝,然后用力搖晃,紅棗落了一地。小刺猬松手從樹枝上落到地面,把地上散落的紅棗聚攏到一起,然后打個滾,紅棗就全扎到了刺上。小刺猬背著戰利品愉快地回家了……
這樣的畫面,是不是特別美?小刺猬是不是特別聰明?再加上作者優美的語言,讓這篇《帶刺的朋友》受到語文教材編寫者的喜愛,被編入多本小學教材,當做自然觀察文學的典范。據說孩子們也非常喜歡。
然而,科普人出來澄清了。刺猬曾經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思考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