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6.6,《星球大戰》終于被毀了

它只想拿這個曠世大IP,賺它個缽滿盆溢。

責任編輯:沈小山

它只想拿這個曠世大IP,賺它個缽滿盆溢。

《星球大戰》大概是少有的沒能征服中國市場的迪士尼乃至好萊塢的超級IP了。

《星球大戰9:天行者崛起》現有的市場反應,再次證明了這一點。

當然,這也跟它自身的質量有關系。整個觀影過程里,觀眾的情緒始終處于膠著狀態:一方面,你能感受到電影可勁兒讓你嗨、讓你燃,甚至讓你哭,讓你在一方銀幕上感受到宇宙的浩瀚、歷史的繁雜和英雄的更迭及傳承;但另一方面,它那與現實毫無關聯的世界,又因為主角朝三暮四般的轉變跟游移,讓觀眾覺得幼稚和兒戲,它像是主創急于在不停翻轉的劇情里,滿足老板、老粉、新粉甚至是路人的需求——這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操作,反而損害了電影的真實意圖。

好電影,總歸要讓觀眾共情,而非強行煽情,否則勢必會適得其反。

《星戰9》恰好犯了這個忌諱:為帶動觀眾情緒,它拿出坐吃山空都不怕的渾不吝勁兒,在每段劇情看似乏味的時候,就強行注入一個星戰老?;蚯閼?。本希冀著能用「死去活來」調動觀眾情緒,結果卻是:老粉覺著被強行煽情,新粉覺得沒有創新,路人更是一臉懵懂「這老頭是誰?」「給長毛怪的獎牌啥意思?」「這半透明的老頭為啥能把飛船從海底撈出來?」「言必稱的原力究竟是內功還是魔法?為啥能相互傳送,還能治病療傷?」「為啥女主有皇位卻不繼承?」「男主和女主啥時候愛上的?」

在各種死去活來的情懷梗面前,觀眾感受到的不是震驚,而是吃驚:主創究竟是急著為新三部曲劃上句號才慌不擇路,還是根本沒想好要怎么給電影一個結果?導演J·J·艾布拉姆斯似乎忘記了「傳奇有時代性」,把上個時代的傳奇拉到當下語境里客串,不過是強行續命、飲鴆止渴。這種誰都想討好的行為,結果只能是讓誰都失望。

可能這么說太刻薄,不妨說一個具體的,比如西斯皇帝帕爾帕廷,他在電影前后對待女主蕾伊的態度,實在是錯位太大:電影開始,帕爾帕廷斬釘截鐵地說要「殺了那女孩」;可倆人面對面的時候,他卻斬釘截鐵要求蕾伊繼承帕爾帕廷家的皇位——這是對政客們言行不一的年度諷刺嗎?

為增加故事懸念、強調戲劇沖突,就把觀眾當傻子一樣忽悠,同時把人物完全當成道具擺設,對事情的真實邏輯置若罔聞,反而借用緊鑼密鼓的故事強度,和接連不斷的視覺效果,去掩蓋劇情的牽強,是迪士尼式爆米花電影的一貫特征和弱點。這是迪士尼在故事技巧上的偷懶,也是多年來被觀眾默許后越發肆無忌憚的驕縱(比如漫威電影)。

其實這種轉折,在此前的星戰系列里一直存在,達斯·維達對盧克說的那句「I am your father」就是典型。它奠定了「星球大戰系列」里關于「弒父」的主題。很明顯,《星戰9》里蕾伊與帕爾帕廷皇帝的關系,也是在往這個方向靠攏。但為什么喬治·盧卡斯就玩得轉,而艾布拉姆斯的致敬就讓人不能信服?——這個看似細小的問題,實際上關系到「重啟三部曲」在整個星戰系列中的成敗或地位問題。

在倒手給迪士尼之前,《星球大戰》有過兩個三部曲,它們分別是「前傳三部曲」和「正傳三部曲」?!盖皞魅壳拱ā队撵`的威脅》(1999)、《克隆人的進攻》(2002)和《西斯的復仇》(2005),表面看它們是關于政治制度會越發集權和頹敗的預言,但內里裹挾的實質卻是對個人命運的絕望:安納金·天行者從童年起就決定要成為像奎剛·金一樣高尚的絕地武士,但這個選擇卻在家破人亡的命運推搡里,變得分崩離析不復當初——為拯救家人,他逐漸變得黑暗,直到被西斯誘惑變為達斯·維達。

《星球大戰前傳3:西斯的復仇》里黑武士的誕生

從安納金·天行者轉變到達斯·維達,見證的是個人之于命運的微渺和無能。它既是個人的,又是史詩的,蕓蕓眾生里的每個人,都能在這個轉變里,尋獲到自己面對生活時的妥協、潰敗乃至投降——所以,當安納金·天行者的殘肢爛軀被西斯套上黑武士裝備,觀眾卻沒辦法討厭這個影史上最著名的反派,反倒能掬一捧同情的淚水:面對碩大無朋又無從捉摸的生活,再不可一世的愿景,也不過是被嘲弄的對象。

如果說「前傳三部曲」說的是「好人何以變壞」的絕望,那包含《新希望》(1977)、《帝國反擊戰》(1980)和《絕地歸來》(1983)的「正傳三部曲」,則說的是「壞人何以變好」:在對抗達斯·維達的過程里,盧克和萊納不僅發現他們都姓「天行者」,還是雙胞胎,而他們的父親居然是死對頭達斯·維達,也就是傳說中的安納金·天行者——在故事結尾,盧克快要被西斯大帝殺掉時,達斯·維達用僅存的生命拯救了兒子。

也就是說,這六部關于政治更迭的太空歌劇,實質上天行者家族的史詩,更是著名反派達斯·維達的嬗變路程。這背后的主題,既有個人面對父輩時不得已而為之的選擇,也有個人被命運所限而無可奈何的沉淪。盡管這個很久以前發生在銀河系里的故事純屬虛構,但個體被命運推搡、被親情羈絆的體驗卻與現實互通:我們都想做個好人,事實證明這并不容易。

《星球大戰3:絕地歸來》中黑武士的經典臺詞

可在迪士尼的「重啟三部曲」里,這個主題卻跑偏了。

2015年的《星戰7:原力覺醒》,全方位、高精度地復刻了1977年的《新希望》:主角是個身世成謎又被培養成絕地武士的無名小卒,陣容是正傳三部曲里的原班人馬,時間是達斯·維達殺死西斯大帝32年后——無論從哪個角度看,《原力覺醒》都有著正宗的星戰味,所以它能在全球狂攬20多億美金。

但問題也在這個時候種下了:主角蕾伊被暗示有天行者家族的血脈,可《星戰8》里又說她確實是無名小卒,等到《星戰9》卻說她是帕爾帕廷的孫女,在黑暗武士凱洛·倫死后發現自己很愛他,而決定改姓天行者。

蕾伊固然繼承了星戰關于「弒父」和「抉擇」的主題,但她身上缺少黑暗對她的誘惑?;蛘哒f,蕾伊在成為絕地武士的路上走得義無反顧,卻在通往黑暗的路上拒絕得斬釘截鐵。她太正義、太善良、太純潔,以至于在「重啟三部曲」結束時,我們沒法感受到她生而為人的弱點和缺陷,也就沒辦法信服她殺掉帕爾帕廷時的舉動。

當主角的行為沒辦法讓人信服,那故事就站不住腳。

但迪士尼和艾布拉姆斯顯然不想我們在這個問題上看得太明白,就對「弒父」和「抉擇」主題偷梁換柱的同時,不停地販賣情懷、煽動情緒,并用高強度的劇情、翻轉和節奏,及眼花繚亂的萌寵設定與星際大戰,拖著觀眾往前奔,讓觀眾在「亂花漸欲迷人眼」的觀感里,營造超A級制作的幻象,遮蓋故事的湊合。

確切來說,憑創新和差異打下一片天地的《星球大戰》,在迪士尼手里變得越發保守和傳統:這只以政治正確和賺錢第一為己任的米老鼠,并不關心電影里的宇宙觀是不是得到拓展,也不關心故事的內核是否得到繼承,它只想拿這個曠世大IP,賺它個缽滿盆溢。

星球大戰9:天行者崛起 Star Wars: The Rise of Skywalker (2019)

類型: 動作 / 科幻 / 冒險

制片國家/地區: 美國

語言: 英語

(來源:南都周刊)

 

網絡編輯:柔翡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