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發現90年:形成中華文明多元一體共識
“紀念三星堆發現90周年”大會20日在四川省廣漢市召開。90年間,三星堆發掘研究成果迭出,學術界日益形成中華文明多元一體共識。
發自:成都
2016年9月20日,出土于三星堆遺址的商代青銅縱目大面具在長沙博物館展出。
“紀念三星堆發現90周年”大會20日在四川省廣漢市召開。90年間,三星堆發掘研究成果迭出,學術界日益形成中華文明多元一體共識。
三星伴月 華麗序章
地處成都平原東北部龍泉山脈西麓的廣漢,古稱雒城。清代地方志說,雒城(廣漢市)西邊有個景點叫三星伴月堆。
1929年春,廣漢真武村月亮灣村民燕道誠與其子燕青保在自家院前開挖安裝水車的車水坑,無意中發現了一大堆玉石共400余件,隨后流入坊間,“廣漢玉器”名噪一時。
1934年3月16日起,華西協合大學古物博物館(四川大學博物館前身)啟動了三星堆首次科學發掘,時任華西協合大學古物博物館館長的葛維漢和助理林名均通過探溝法發掘,找到了燕氏發現玉石器的原坑,出土器物及殘件600余件,引起學界極大關注。葛維漢在此次發掘簡報中首提“廣漢文化”概念,表明當時已關注到本地文化與中原文化的異同。
郭沫若認為,廣漢發現的玉璧、玉璋、玉圭等,一般與華北、華中發現者相似。這就是古代西蜀(四川)曾與華北、華中有過文化接觸的證明。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工作站站長雷雨介紹,上世紀80年代,考古學家發現“三星伴月”所說的三個相連的土堆,就是三星堆古城的城墻。三星堆玉石器坑的發現和發掘,使得神秘的三星堆王國初露端倪。
沉睡千古 一醒當驚
新中國成立后,隨著考古發掘與研究的不斷深入,“三星堆古城”“三星堆文化”“十二橋文化”相繼提出,三星堆被認為是已發現的古蜀國最重要的中心遺址。
巨大的驚喜出現在1986年,三星堆第一、二號祭祀坑相繼現世:大型青銅立人、青銅神樹、縱目面具、青銅神像、黃金面罩、金杖、大量玉器和象牙不斷出土,轟動國內外。
著名考古學家童恩正先生認為:“三星堆的發現,提出了一個很重要的理論問題,就是中華文明的起源是否僅局限于黃河流域?”
上世紀80年代以前,學術界占主導地位思想的是中華文明的起源地在黃河流域,但隨著長江流域包括良渚、石家河、三星堆等重要遺址發現,學術界對中華文明的起源有了新的認識。
著名考古學家蘇秉琦先生認為,以三星堆為代表的古蜀文明在夏商時期已進入“古城、古國、古文明”階段,“是中華文明起源多元一體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一觀點后來成了學術界共識。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唐飛介紹,在三星堆的出土文物中,青銅尊、罍以及玉璋、玉琮、玉璧、玉戈等與黃河流域一致,顯示三星堆具有中華文化的共同屬性。而迄今全世界發現的年代最早、樹株最高的青銅神樹,國內現存年代最早、最大、最完整的青銅立人像,世界上絕無僅有的青銅縱目面具等造型奇特、大氣恢宏、內涵豐富的古蜀王國杰作,既昭示古蜀文明的輝煌燦爛,也彰顯中華文化的豐富性和多樣性。
“多元一體” 影響遠播
進入新世紀以來,考古工作者們又在三星堆遺址展開了大規??脊趴碧胶驮嚲蚬ぷ?,遺址分期、遺跡面貌、文物內涵、文化概況、文化影響等方面的研究收獲頗豐。以三星堆為代表的巴蜀文明,與其他中華文明組成部分的關系研究正在加強。
隨著祭祀坑的發現和學術研究的不斷深入,三星堆在世界的影響日益擴大。截至目前,三星堆文物先后70余次出境展覽,足跡遍布美國、加拿大、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澳大利亞、新西蘭、日本、新加坡等眾多國家以及中國香港、澳門和臺灣地區,100余座城市,觀眾逾1000萬人次。
“通過三星堆,世界各國人們進一步了解了豐富多彩的中國文化?!碧骑w說。
此次紀念三星堆遺址發現90周年學術研討會上,達成《三星堆共識》。
專家們認為,以三星堆遺址為代表的長江上游地區文明在與黃河流域、長江中下游地區古代文明的交流與融合中發展壯大,是中華文明多元一體發展模式的重要見證,建議進一步加強對三星堆遺址的考古研究、保護和利用。
網絡編輯:中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