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院:2019年我國城鎮化水平首次超過60%

12月23日,中國社科院在京發布《2020年社會藍皮書》指出:2019年,中國國民經濟保持穩健發展,就業形勢總體平穩;城鄉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同步,居民消費結構趨向合理化;鄉村振興規劃落地見效,城鎮化水平跨過60%的門檻。

責任編輯:隋博宇

12月23日,中國社科院在京發布《2020年社會藍皮書》指出:2019年,中國國民經濟保持穩健發展,就業形勢總體平穩;城鄉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同步,居民消費結構趨向合理化;鄉村振興規劃落地見效,城鎮化水平跨過60%的門檻。

2019年我國就業形勢總體平穩  互聯網發展蘊藏巨大就業潛力

藍皮書說,2019年,社會領域的發展保持較好態勢。全國勞動就業生態平穩,城鎮就業新增1097萬人,城鎮調查失業率繼續保持較低水平。農村外出勞動力繼續增長,三季度末,農村外出務工勞動力總量18336萬人,比上年同期增加201萬人。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新經濟、新業態不斷涌現,形成了各種各樣的靈活就業新模式,蘊藏著巨大的就業潛力。

2019年我國城鄉居民收入實際增長6.1% 與經濟增長同步

2019年前三季度,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6.2%,預計全年增速將不低于6.1%,這表明中國經濟具有相當大的韌性和內在發展潛力。

2019年前三季度,全國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入達到22882元,扣除物價因素,實際增長6.1%。城鄉居民收入增長繼續保持與經濟增長同步態勢。

藍皮書指出,從2019年前三季度居民生活消費支出結構來看,恩格爾系數,也就是“食品支出占全部生活消費支出的比重”為27.9%,低于30%,全國居民生活消費已經總體達到全面小康水平。

2019年我國城鎮化水平首次超過60%  進入城市社會時代

藍皮書分析認為,2019年中國鄉村振興規劃落地見效,我國城鎮化水平繼續提高。2019年,中國人口城鎮化率超過60%這一關鍵節點。

按國際標準,一個國家的人口城鎮化率達到60%,就意味著已經基本實現城鎮化,初步完成從鄉村社會到城市社會的轉型,進入城市社會時代。

十年醫改取得階段性成就 98.2%的行政村至少有1名合格村醫

2019年上半年,全國貧困患者醫療費用個人平均自付比例被控制在10%左右;大病專項救治病種在全國范圍內擴大到25種,很多地方增加到30多種。截至目前,99%以上的鄉鎮和行政村有衛生院及衛生室,98%的鄉鎮至少有1名全科醫生或執業(助理)醫師,98.2%的行政村至少有1名合格村醫。

年均減貧1300多萬人 2020年扶貧攻堅決戰決勝全面收官 

藍皮書指出,僅從2012年到2018年,中國農村貧困人口就從9899萬人減少到1660萬人,平均每年減貧1300多萬人。

2019年,中國農村又減少貧困人口1000萬人以上,貧困縣摘帽300個左右。2020年底讓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的任務將如期完成。

2019年中國營商環境的全球排名上升15位  

據調查,2019年,中國的“放管服”改革在改善營商環境方面已經取得顯著的效果,中國營商環境的全球排名從2018年的第46名再上升15位,位列全球第31名,連續兩年入列全球營商環境改善幅度最大的十大經濟體。

“放管服”改革直接拉動了中國就業。2013年以來,中國各類市場主體數量日均新增6萬多戶,目前已達1.15億戶。其中個體工商戶7600多萬戶,企業3600多萬戶(90%是中小微企業),為增加就業提供了巨大空間。

藍皮書建議,下一步,“放管服”改革要更大力度簡政放權、實施公平公正監管、提升政務服務水平。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網絡編輯:柔翡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