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場所急救彰顯文明,但硬件、知識與法律準備缺一不可
規定公共場所應當按照規定配備必要的急救設備、設施。這是非常必要的,將有助于急救事業的提升。不過,硬件配備了,相應的軟件建設也要跟上,對公共場所工作人員甚至是所有普通人都應該進行急救知識培訓,以保障在有人需要急救時,這些設備能真正發揮作用。
責任編輯:陳斌
規定公共場所應當按照規定配備必要的急救設備、設施。這是非常必要的,將有助于急救事業的提升。不過,硬件配備了,相應的軟件建設也要跟上,對公共場所工作人員甚至是所有普通人都應該進行急救知識培訓,以保障在有人需要急救時,這些設備能真正發揮作用。
深圳地鐵1號線高新園站內安放的AED設備。
2019年12月23日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第四次審議的基本醫療衛生與健康促進法草案增加了一條規定,公共場所應當按照規定配備必要的急救設備、設施。這是非常必要的,將有助于急救事業的提升。不過,硬件配備了,相應的軟件建設也要跟上,對公共場所工作人員甚至是所有普通人都應該進行急救知識培訓,以保障在有人需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柔翡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