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教師減負減什么?| 一周教育熱點
中小學教師負擔重的成因復雜,既有教育系統內部因素的影響,又有眾多外部因素的影響,是一個長期積累形成的問題,不僅是教育問題,也是社會問題。從表面上看,是各類檢查、考核、評比活動過多,從根上看,是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在作祟。
各類社會事務不經論證紛紛進校園,動輒抽調中小學教師,是對教育專業性和學校管理獨立性缺乏了解與尊重,是混淆了學校和教師的職責。
責任編輯:吳筱羽
中小學教師負擔重的成因復雜,既有教育系統內部因素的影響,又有眾多外部因素的影響,是一個長期積累形成的問題,不僅是教育問題,也是社會問題。從表面上看,是各類檢查、考核、評比活動過多,從根上看,是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在作祟。
各類社會事務不經論證紛紛進校園,動輒抽調中小學教師,是對教育專業性和學校管理獨立性缺乏了解與尊重,是混淆了學校和教師的職責。
一小學的老師在給學生上課。
(2019年12月18日-12月24日)
1.中小學教師減負相關意見出臺
2019年12月15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減輕中小學教師負擔進一步營造教育教學良好環境的若干意見》。意見從提高認識、統籌規范督查檢查評比考核事項、社會事務進校園、精簡相關報表填寫工作、抽調借用中小學教師事宜以及加強組織領導6個方面提出舉措。
2019年12月16日,教育部舉行新聞發布會進行解讀。教育部教師工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柔翡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