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華爾街大地震】雷曼之死
我們縱有千條理由救市,美國的先例怕是不足以服人。雷曼的例子表明,到了病入膏肓的時候,政府想救也難。
責任編輯:陳濤
兩三年之前,我們還抱著小學生虛心學習的態度,把美國券商恭恭敬敬地請進來。轉眼間雷曼大哥走了,貝爾斯登也被收購了,連美林這樣的大蟲也插標自賣。真是沒有想到,讓人唏噓不已。是我們反思資本市場的時候了。
陰謀家喜歡在夜里工作,有“世人皆睡我獨醒”的感覺。美國金融老大則喜歡在周末決定資本市場和國家的大事。不是他們要搞陰謀詭計,而是深怕過度影響市場。資本市場太敏感,一有風吹草動,便大起大落。老大們周末議事,可以從容一些。
2008年9月第三個周末,美國金融界又有重大決定:大券商雷曼兄弟(下稱“雷曼”)將申請破產,金牌券商美林則以500億美元的價格把自己賣給了美國銀行。
開過“丐幫”大會
雷曼最后結束生命只用了三天。2008年9月9日,雷曼的股票開始狂跌不止,三日內少了一半價值。2008年9月12日周五下午6點,在美國財政部和美國聯邦儲備局(“美聯儲”)的召集之下,華爾街的各路英雄到會。美林、高盛、花旗、摩根士丹利等10家機構來的都是第一把手,還有一些商業銀行的負責人。這是一場空前的大會,也可以說是華爾街老大難得召開的“丐幫”大會——要向聯邦政府要錢。周五、周六、周日,接連開了兩天半會議。
老大們希望美聯儲能夠為雷曼的債務擔保,以便其他金融機構放心收購。雷曼股價跌到4美元的時候,潛在收購者開始現身。美國銀行和英國的巴克萊銀行均表示有意收購。幾家私人股權基金和香港的匯豐銀行也來湊熱鬧,不過它們很快就退出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老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