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來信(080918)
市里有一位管農業的局長,他吃的米、雞蛋和魚蝦,都是從指定的基地特供的。官員們也經常光顧一些專做太湖野生水產品的飯店??墒忻駞s無法逃避,不知不覺地患上一些不治之癥,麻木地生活在“食毒”年代。
責任編輯:陳敏 史哲 蔡軍劍
農民做廣告,管他真的假的
◆回應“做違規廣告,電視臺有沒有責任?”
(9月11日C17民生)
在我們農村,農民患風濕、胃病、腰腿疼痛、關節炎等疾病的比較多,本地電視里也就不乏治療這些疾病的藥品廣告。這些廣告商沒請什么“名人”,請的就是本地農民,內容也大同小異,都是講述自己或家人的疾病被治愈的經過,而且還附有姓名和詳細住址。據我所知,廣告法中明確規定不得以患者的形象或名義為藥品療效做證明,無論內容是真是假,這類廣告無疑都是違法的。不少做廣告的農民根本就沒有使用過這類藥品,當村民問及他們時,他們的回答是:“管他真廣告假廣告,反正我又不會買。說幾句話就可以得幾十塊錢,為什么不做?好歹還上了一回電視呢!”
(武漢 張疾天 大學生)
像“創衛”一樣創文明城市?
◆ 回應“弄虛作假讓‘文明’蒙羞”
(9月11日E29讀者來信)
這些天,我所在城市大街小巷的人行道被挖成了一個個深淺不一的口子,行走十分不便,以至行人不得不與機動車“爭路”,時有交通堵塞發生,百姓怨聲載道,向現場的施工人員一打聽,原來本地正在爭創全國文明城市,挖的這些個口子是為了安裝缺位多年的盲道,以達到相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