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多尼斯 整個世界都是我的面具

“歷史上偉大的文學家都擅用面具,比如莎士比亞作品中最富真理的那些話語,都是借瘋子之口說出來的。瘋子就是莎士比亞的面具”

閃亮地生活,創作一首詩;前行,增加大地的寬廣?!讹L中的樹葉》 最后一個短章

發自:上海

責任編輯:周建平

“歷史上偉大的文學家都擅用面具,比如莎士比亞作品中最富真理的那些話語,都是借瘋子之口說出來的。瘋子就是莎士比亞的面具”

閃亮地生活,創作一首詩;前行,增加大地的寬廣?!讹L中的樹葉》 最后一個短章

(本文首發于南方人物周刊2019年第39期)

圖/王寅

在世界詩壇享有盛譽的旅法敘利亞詩人阿多尼斯,自2009年首部中文版詩選《我的孤獨是一座花園》出版以來,贏得中國大批詩歌愛好者的青睞。2019年秋冬,阿多尼斯攜他的首部中國題材長詩《桂花》,開啟了第八次中國之行。

“桂花樹,我要向你表白:你崇高而珍貴,普通又特殊,但又混雜于眾樹之間:這恰恰是你的可貴!”

11月3日下午,年近九秩的阿多尼斯現身上海民生現代美術館的“詩歌朗讀交流會”,五百多名詩歌愛好者從全國各地趕來,從中小學生到退休老人,從都市白領到城鎮商販,人們聚精會神圍坐現場,聆聽這位阿拉伯大詩人的朗誦。當天恰逢“詩歌來到美術館”活動七周年紀念日,分享會結束,民生美術館館長甘智漪推出精美的大蛋糕,邀請阿多尼斯來切,老人拿起半米長的小刀,瞪大眼睛開了個玩笑——“這件‘武器’讓我有些緊張”。

“你看,我來自這樣的地方:那里的人們在吞食著被燉爛的往昔和夾生的未來。每一個城市都是一只被屠宰的綿羊,每一個屠夫都聲稱自己是天使。只有蛀蟲在克盡厥職?!?/p>

在阿多尼斯的詩作中,不只有“我的孤獨是一座花園”的曼妙詩情,也有“我的焦慮是一束火花”的批判意識。在當今阿拉伯文化界,他是極少數堪稱“多重批判者”的知識分子。他既批判專制、無能的政權,也指摘阿拉伯傳統文化中的沉疴積弊,并揭露打著各種幌子謀取私利的西方霸權主義和殖民主義。他對大眾、人民也從不無原則地附和,在紛繁喧囂的歷史關頭拒絕隨波逐流。當“阿拉伯之春”運動方興未艾之時,他就一針見血地指出,許多叫喊著“阿拉伯之春”的人,正在“從刀劍、權力和金錢中覓取生活之道”。他對這場運動的質疑,曾引起阿拉伯世界和西方許多人的誤解乃至謾罵。

“我和詩歌的關系讓我感到幸福,但我和世界的關系是痛苦的,這種痛苦也反映在我的詩歌中。我愿意犧牲我和世界的關系來換取我和詩歌的關系?!?/p>

分享會現場,阿多尼斯調侃道,詩人太過顛沛流離,在阿拉伯沒人愿意將女兒嫁給一個詩人?!暗藗冇鲆娫姼?,就像男女之間的愛情,火花何時燃起無法解釋??梢钥隙ǖ氖?,倘若沒有詩歌,我的人生就沒有意義?!?/p>

阿多尼斯雖然常年生活在法國,但他頗受阿拉伯文化傳統中對中國正面、友好的集體想象的影響。此前幾次圓滿的訪華經歷,也加深了他對中國的友好感情。長詩《桂花》由50首相對獨立的詩作構成,記述了阿多尼斯2018年9、10月間的中國之行,尤其是皖南和黃山之行的印象、感受和思考。在黃山,他看到“懷孕的自然”和“長有翅膀的石頭”,聽到 “孔子之鈴的余音”和“宇宙的吶喊”,在他筆下,“每一個詞語,都長出一簇有聲的花兒?!卑⒍嗄崴箤χ袊匀?、文化和友人的深情厚誼在詩中溢于言表。

1980年,阿多尼斯以黎巴嫩作家的身份首次到訪中國,撰寫了兩篇文章,記述他對當時的中國的印象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解樹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