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書記和“侗族七仙女”: 新農民的“網紅扶貧隊”

數條稻花魚在農田里躍起,一群身著侗族盛裝的姑娘在田里呼喊著,舉起竹籠捕魚,畫面的背景是遠山層疊的貴州黔東南風光,一幅田園風光,心曠神怡。

發自:貴州

責任編輯:張玥晗

吳玉圣(農健/圖)

(本文首發于2020年1月2日《南方周末》新年特刊“十年·未忘”之“國家命運”)

第一書記吳玉圣打造的扶貧網紅“侗族七仙女”切實帶動了當地的經濟發展,扶貧工作逐漸打開了新局面,外出打工的年輕人再次回到家鄉,曾經無網的“世外桃源”,在網絡的推動下,讓更多人看到了大山里的美。

和大多數大山里的少數民族貧困村類似,蓋寶村的生活與生產方式原始而傳統,如何實現與現代接軌,面臨的不僅是改變生產方式,建立產業,更重要的是如何改變舊有觀念。

數條稻花魚在農田里躍起,一群身著侗族盛裝的姑娘在田里呼喊著,舉起竹籠捕魚,畫面的背景是遠山層疊的貴州黔東南風光,一幅田園風光,心曠神怡。這段剪輯簡單的短視頻,來自貴州省黔東南州黎平縣蓋寶村的一位扶貧干部,迄今有719.5萬多的播放量。

2018年5月,時任蓋寶村扶貧第一書記的吳玉圣聯合村里青年,以當地傳說為原型,構思“侗族七仙女”的主播形象,發起短視頻團隊“浪漫侗族七仙女”,主要拍攝當地自然風光和民俗文化,通過直播,促進當地農產品的銷售。

在“侗族七仙女”代言下,當地特產腌魚、茶葉、紫米等,陸續成為各個短視頻平臺的熱銷產品,同時受到包括央視等多家媒體關注。

近兩年,“互聯網+扶貧”成為精準扶貧的新路徑,網紅直播扶貧在各地開花,從第一書記到貧困縣縣長都樂意成為網紅,推銷本地產品,其根本目的是希望農產品與市場對接,促進貧困地區特色產業發展。

和大多數大山里的少數民族貧困村類似,蓋寶村的生活與生產方式原始而傳統,如何實現與現代接軌,面臨的不僅是改變生產方式,建立產業,更重要的是如何改變舊有觀念。

“侗族七仙女”誕生一年來,吳玉圣的“網紅扶貧”并非一帆風順。他遭遇了很多不解,并承擔了不少壓力。

2019年6月,農業農村部在全國遴選70個最具特色鄉村慶豐收活動,在豐收節當天進行全國直播,要求各地成立直播團隊,對70個直播點進行統籌協調、人員培訓和現場指導。吳玉圣把相關文件轉到了朋友圈,感慨“看來以后的新農民必須具備直播能力了”。

“七仙女扶貧隊”

2019年12月29日,“侗族七仙女”所在的黎平縣蓋寶村村“兩委”牽頭,第一次在村里舉辦“2020年牯藏節新聞發布會”,以推廣當地特色旅游。這次盛會動員了全村老少,并邀請了二十余家媒體參與。

在現場,女人們盛裝打扮:侗布短裙、手工刺繡的披肩、老式的項圈。男人們穿著蠟染的侗衣。兩歲的、四歲的小女孩都戴上發髻、銀飾,儼然有過年的氛圍。

侗族七仙女是特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柯珂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