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連環跳幸存者田玉: 十年來,親手重建生活
已經沒有人——包括田玉自己——能說清壓垮她的最后一根稻草是什么。她不愿回憶過往,但她清晰地知道,當初作出的那個決定,她后悔了。
當年還是南方周末實習生的劉志毅,在富士康臥底時,時常聽人談論自動化替代人力的問題,當時的說法是“替代成本會很高,時間也會很久”。
發自:深圳
責任編輯:吳筱羽
2010年,富士康主板生產線上的女工。
(本文首發于2020年1月2日《南方周末》新年特刊“十年·未忘”之“新聞續集”)
2010年,全球最大的代工企業富士康科技集團陸續發生18起自殺事件(據長期關注的學者統計),造成14死4傷的悲劇,被輿論稱為“連環跳”,引發社會對“血汗工廠”的大討論。4名不幸又幸運的傷者中,湖北女孩田玉當時還不滿17歲,從此只能坐在輪椅上生活。十年里,她奮發過,消沉過,終于找到一份普通而充實的工作和一個愛的人,得以離開對外界關注的依賴,重建自己的生活。在田玉身后,更年輕的工人走進工廠,而工廠本身,也在發生巨大變化。
已經沒有人——包括田玉自己——能說清壓垮她的最后一根稻草是什么。她不愿回憶過往,但她清晰地知道,當初作出的那個決定,她后悔了。
當年還是南方周末實習生的劉志毅,在富士康臥底時,時常聽人談論自動化替代人力的問題,當時的說法是“替代成本會很高,時間也會很久”。
田玉
26歲女孩田玉滿意如今的淘寶客服工作。一周分早班、中班、晚班,雖然上班時間不同,但她始終可以待在家里。一個月上二十余天班,總能休息四五天。工資足夠養活自己,還可以和丈夫朝夕相伴。
她在2018年國慶節期間認識現在的丈夫,不久后的元旦就結為連理。上晚班時,00:30才下班,丈夫會等著她下班才一起入睡。
能記起田玉另一個身份的人已不多——2010年富士康連環跳樓事件中的幸存者。當年3月17日清晨,才到富士康上班一個月的田玉沒去做工,從4樓宿舍一躍而下。很難說她幸還不幸,她成為富士康18名自殺者中的4名幸存者之一。前一天,她經歷了找不到工資卡、被各級領導扯皮推諉、身無分文走回宿舍等等遭遇。
已經沒有人——包括她自己——能說清壓垮她的最后一根稻草是什么。她不愿回憶過往,但她清晰地知道,當初作出的那個決定,她后悔了。
2010年讓整個中國制造業難忘。一名富士康內部人士告訴南方周末記者,2010年時,富士康全國的工人急劇增至一百萬左右,基層管理并未適應工人劇增的工廠規模,很多問題明顯地爆發。富士康是經濟全球化進程里,中國作為“世界工廠”的一個縮影,薄利多銷的代工企業背后是難以消弭的勞資矛盾。
2019年底,南方周末記者重訪深圳龍華富士康。如今的富士康龍華科技園僅十幾萬人,而10年前,這里生活著三十多萬謀生者。這名富士康內部人士說,2010年慘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邵小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