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程院院士杜祥琬:建設“無廢城市”,道阻且長

最近垃圾分類叫得很響,但生活垃圾分類只是固體廢物資源化處理中的一個環節,除了垃圾分類,還有源頭減量、收集和運輸、分類利用和處理等,這是一個工作體系。

固廢處理好了,“鄰避”的問題解決好變成“鄰利”,社會效益明顯。這涉及公民素質的提高,對政府也是挑戰,也是社會治理能力和水平的標志。

責任編輯:汪韜

最近垃圾分類叫得很響,但生活垃圾分類只是固體廢物資源化處理中的一個環節,除了垃圾分類,還有源頭減量、收集和運輸、分類利用和處理等,這是一個工作體系。

固廢處理好了,“鄰避”的問題解決好變成“鄰利”,社會效益明顯。這涉及公民素質的提高,對政府也是挑戰,也是社會治理能力和水平的標志。

(新華社/科普中國/圖)

垃圾分類強制執行、傾倒垃圾入長江、外賣垃圾“毀滅”下一代、塑料垃圾入?!腆w廢物話題成為近幾年的熱點。

2017年,中國工程院院士、原副院長杜祥琬聯合多名院士,向中央政府提出了通過“無廢城市”建設走向“無廢社會”的建議。隨后,生態環境部編制了“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工作方案和指標體系。2019年5月,全國首批“11+5”的“無廢城市”試點開始推進建設工作。

過去10年,南方周末開辟專門板塊為“綠”發聲,也刊發了固體廢物領域的諸多熱點報道。2019年12月13日,南方周末年度盛典之“Green+綠色創變者大會”上,杜祥琬院士發表了《從“無廢城市”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解樹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