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政新聞眼丨我們該追怎樣的星?習近平這樣示范
1月10日上午,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習近平總書記出席大會并為獲獎代表頒獎。身處“群星”閃耀的現場,《時政新聞眼》捕捉到不少亮點,也得到了不少啟示。
頒獎現場的三處變化
一年一度的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是中國科技界的年度盛事。會上頒發的國家最高科技獎,更是國家科學的“桂冠”。如果留心觀察,與前些年相比,頒獎現場從去年開始悄然出現了三處變化。
變化一: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有獎章了。1月10日上午,習近平向獲得2019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黃旭華、曾慶存兩位院士頒發獎章、證書?!稌r政新聞眼》了解到,按照黨和國家功勛榮譽表彰制度體系的獎章規制,去年起首次設計制作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獎章。
變化二: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坐到了主席臺。在頒獎現場,習近平同兩位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熱情握手表示祝賀,并請他們到主席臺就座。這一新的安排也是從去年開始的。
變化三: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成了頒獎者。1月10日上午,習近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同兩位最高獎獲得者一道,為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的代表頒發證書。獲獎者兼任頒獎者,這一變化也始自去年。
頒獎現場發生的這三處變化,進一步強化了獎勵的榮譽性。一年年堅持下去,就是無聲的示范。
總書記與黃旭華的三次握手
95歲的黃旭華院士,是這次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獲得者之一。習近平為他頒獎,并同他熱情握手。算起來,這至少是他們之間的第三次握手了。
2017年11月17日,習近平會見了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代表。93歲的黃旭華、82歲的黃大發兩位全國道德模范代表當時在場??吹絻晌焕先四晔乱迅?,習近平握住他們的手,請他們坐到自己身旁。
第二次握手,發生在2019年9月29日國家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頒授儀式上。黃旭華是8位“共和國勛章”獲得者之一。
從全國道德模范,到“共和國勛章”,再到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三項無上榮譽,這是一個國家對一名科研工作者的崇高禮贊。短短兩年多時間,三次親切握手,這是最高領導人對國之棟梁的深深敬意。
總書記出席大會,至少還有這三層深意
黨的十八大以來,每年元月,習近平總書記都會出席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時政新聞眼》看來,總書記的這一行動釋放了豐富的信息。
深意之一:激發創新
國家科學技術獎推崇的是著力實現原始創新重大突破、攻克關鍵核心技術、破解創新發展難題。這正是總書記始終關注的重大命題。他曾經說,“不能總是用別人的昨天來裝扮自己的明天?!薄皩嵺`反復告訴我們,關鍵核心技術是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的?!薄白粤Ω侵腥A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奮斗基點,自主創新是我們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p>
國家科學技術獎就是一根鮮明的指揮棒,鼓舞著新時代創新者前行的步伐。
深意之二:崇尚英雄
《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第十九條規定,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報請國家主席簽署并頒發證書和獎金。最高領導人親自簽署、親自頒獎,其用意不言自明。
2015年12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通過《關于建立健全黨和國家功勛榮譽表彰制度的意見》。會議指出,一個人為黨、國家和人民作出了功勛,具有崇高的精神風范,就應該給予很高的榮譽,得到全黨全社會尊重。
去年9月29日,總書記在國家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頒授儀式上說,崇尚英雄才會產生英雄,爭做英雄才能英雄輩出。
深意之三:尊重人才
從去年起,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獎金額度由500萬元/人調整為800萬元/人,且全部授予獲獎人個人。這是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設立以來首次調整獎金額度及結構。
這些年,總書記的一些話讓許多科技工作者很“暖心”:“用好人才,重點是科技人員,既要用事業激發其創新勇氣和毅力,也要重視必要的物質激勵,使他們‘名利雙收’?!薄耙晟瓶萍吉剟钪贫?,讓優秀科技創新人才得到合理回報,釋放各類人才創新活力?!?/p>
功以才成,業由才廣。尊重人才,才能制勝未來。
網絡編輯:解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