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霾黑科技,公交車變吸霾車?|中國綠色公號榜222期
責任編輯:汪韜
▼出品丨千篇一綠 ▼ 數據支持丨清博大數據
▼監測時間|2019年12月29日0時-2020年1月4日24時
▼制作丨于北辰、于茗騫
一周環保熱點
鄭州一市民違規燃放煙花被拘留
2020年元旦剛過,1月2日晚,有群眾舉報鄭州市瀚海晴宇小區北門口有人燃放大量煙花爆竹。經查,瀚海晴宇業主劉某某家人的朋友王某,于當天18時25分在小區門外馬路邊燃放煙花。公安機關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有關規定,對煙花燃放者王某進行行政拘留。
嚴禁燃放煙花爆竹,發現一起、查處一起、曝光一起,近期,警方將會同城管等相關部門持續加大燃放煙花爆竹的聯合巡查力度,對發現的違規燃放行為,將依照有關規定,一律對燃放人員予以傳喚審查并進行嚴肅處理。
河南環境該文共收獲35499閱讀數,排名省級類微信政務榜第一名。
官宣:北京市PM2.5年均濃度為42微克/立方米
2019年,在區域空氣質量同步改善、氣象條件較常年整體有利的情況下,北京市大氣環境中細顆粒物(PM2.5)等四項主要污染物同比均明顯改善。其中PM2.5年均濃度為42微克/立方米;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顆粒物(PM10)首次達到國家二級標準;二氧化硫(SO2)年均濃度穩定達標并連續三年濃度達到個位數。北京市空氣質量持續改善。
京環之聲該文共收獲28827個閱讀數和126個“在看”,收獲省級類微信政務榜“在看”數之最。
公交車變吸霾車、網絡大數據實時監控——黑科技帶來成都藍
公交車也能凈化空氣?一個屏幕就能展現全成都環境實時現狀并精準預報?2019年12月27日下午,在“大氣污染防治面對面座談會”開始前,成都市民代表走進青羊區萬家灣中心站,觀摩科技治霾新成果——吸霾公交車;走進成都市網絡理政中心,近距離了解成都污染防治手段及未來發展方向。
成都生態環境該文共收獲32147閱讀數和447“在看”,排名市級環保類微信政務公號榜第一名。
成都公交集團副總經理鄭之旭介紹吸霾公交車基本情況。
《固定污染源排污許可分類管理名錄(2019年版)》發布
近日,生態環境部發布《固定污染源排污許可分類管理名錄(2019年版)》,自發布之日起實施,2017年7月28日原環境保護部發布的《固定污染源排污許可分類管理名錄(2017年版)》同時廢止。
中國排污許可該文共收獲10w+閱讀數和365個“在看”。
華為斬獲4.45億元智慧水務大單
近日,引起業內廣泛關注的智慧水務“第一標”中標結果公布,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平安國際智慧城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組成聯合體中標“深圳市智慧水務一期工程”,中標價4.46億元,該項目是迄今為止國內規模最大的智慧水務項目。
中國環境新聞網該文共收獲6w+閱讀數和281個“在看”。
2020年,關于環保的這些規定將生效
2020年1月1日起,多項環保政策法規標準等文件生效。包括《危險廢物鑒別技術規范》、《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自動監測數據應用管理規定》等。環評愛好者網等三家公號發布了生效文件的合集,均獲得較高閱讀量。
微信熱文榜
網絡編輯:吳悠 校對:星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