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糾的就業偏見,難改的文憑性別
“現有的法律政策缺乏性別視角,沒有關注性別平等和多元性別教育問題?!眲⑿¢硎?,中國可以通過一部涵蓋范圍較廣的平等法或反歧視法來保障跨性別者的權利。
責任編輯:何海寧 實習生 曾楚喬
(本文首發于2020年1月16日《南方周末》)
“(我)在教導處哭得很厲害,覺得以后自己就是一個沒有學歷的人了?!毙⌒■瓕δ戏街苣┯浾呋貞?,教導處老師表示同情,但拿不出辦法。
“您的能力我們非常認可,但畢竟您有些特殊情況……我們大領導可能比較傳統,所以最終沒有考慮,希望您不要介意?!?/p>
“現有的法律政策缺乏性別視角,沒有關注性別平等和多元性別教育問題?!眲⑿¢硎?,中國可以通過一部涵蓋范圍較廣的平等法或反歧視法來保障跨性別者的權利。
小小霏的2019年終禮物,是學信網上一份新學歷證書。與舊的相比,新證書有兩處更改:姓名與性別。
小小霏是一名跨性別女性。2017年3月,27歲的她用一場性別重置手術,抹掉了身上的先天男性特征。她終于不再與自己的性別為敵。
她給自己取了新名字,申請了新的身份證號碼,準備開始全新的人生。但這一切卻卡在了學歷證書上?!陡叩葘W校學生學籍學歷電子注冊辦法》規定,學歷自從統一錄入學信網之后,學生就必須在畢業之前更改;一旦畢業,學校不得變更證書內容及注冊信息,也不再受理學生信息變更事宜。
歷經兩年努力,小小霏終于成功修改了學歷證書上的性別信息:“我是幸運的,而其他人呢?”
國際NGO亞洲促進會2014年的一項調查報告顯示,在亞洲約有0.3%的人口為跨性別群體,但中國這一群體的規模尚無統計數據。他們在就業市場上本已舉步維艱,而難以修改的學歷信息讓他們的文憑形如廢紙,更加劇了這一群體的生存困境。
“很多時候,制度的不完善給人的不僅僅是直接的歧視,更可能是無形的影響,讓人走向了本可以不那么坎坷的路?!绷罟娼M織彩虹法律團負責人丁雅清感到欣慰的是,自2018年第一個成功案例出現以來,全國成功更改學歷相關證明上性別信息的人數已經過百。
“以后是個沒有學歷的人了”
從孩童時代起,小小霏就無法認同自己的男性身份。10歲時父母離異,小小霏最早是向留過洋的爺爺出柜:“說我應該是個女孩子”。
小小霏偷穿過媽媽的衣服,買過吊帶和女孩睡衣,還悄悄吃過激素藥物。種種跡象交織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ze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