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冕的歷史學家:懷念王以鑄先生

依時下通行的標準,先生不是大學教授,不是“真正的歷史學家”,但堪稱“無冕的歷史學家”。

責任編輯:劉小磊

王以鑄(1925-2019)先生 (南方人物周刊/梁辰供圖/圖)

(本文首發于2020年1月16日《南方周末》)

依時下通行的標準,先生不是大學教授,不是“真正的歷史學家”,但堪稱“無冕的歷史學家”。

王以鑄先生是著名翻譯家,古希臘古羅馬歷史研究專家,同時也是一名從事出版工作的優秀編輯。

我對王以鑄先生的仰慕始于學生時代,我在北京師范大學攻讀世界古代史研究生期間,就經常翻閱王先生翻譯的阿甫基耶夫《古代東方史》、希羅多德《歷史》、烏特琴科《愷撒評傳》和特威茲穆爾《奧古斯都》等書。幸運的是,當我走上工作崗位、成為商務印書館的一名編輯后,我不僅成為了王以鑄先生的同行,還成了先生翻譯的《喀提林陰謀 朱古達戰爭》等書的責任編輯。先生穿著樸素,用現在世俗的眼光來看,甚至有些寒酸,說話謙虛、平易近人,與我想象中派頭十足的大學者形成了強烈的反差,這種反差更讓我增添了幾分對先生的崇敬之情。

王以鑄先生是對我國世界古代文明史研究卓有貢獻的專家,先生長期專注于世界古代文明史領域的學術翻譯。先生自20世紀五六十年代開始譯書,幾十年來,粗略統計,已有二十余種。先生精通多個語種,其譯書有譯自英文的,也有譯自俄、日、希臘、拉丁、德、法、西班牙文的。人們耳熟能詳的希羅多德《歷史》,塔西佗《歷史》《編年史》和《阿古利可拉傳 日耳曼尼亞志》,普洛科皮烏斯《戰爭史》以及《喀提林陰謀 朱古達戰爭》等西方古典史學經典名著均由先生首次譯成中文,多部譯書迄今只有唯一中文版本。

王以鑄先生的翻譯事業,是與其獨特的工作經歷密切相連的。先生幼時喜學聰慧,早年曾考入北京大學,但學校的課程無法滿足他的求知欲,遂中途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貳東深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