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部:排查出6萬個長江入河排污口,比地方掌握數量多30倍
2019年我國地表水優良斷面比例為74.9%,同比上升3.9個百分點;劣V類斷面比例為3.4%,同比下降3.3個百分點。在長江保護方面,2019年全面完成長江(包括長江干流和九大支流及太湖)入河排污口排查,排查出6萬個排污口,與之前地方掌握的排污口數量增加約30倍。
1月17日,南都記者從生態環境部獲悉,2019年我國地表水優良斷面比例為74.9%,同比上升3.9個百分點;劣V類斷面比例為3.4%,同比下降3.3個百分點。在長江保護方面,2019年全面完成長江(包括長江干流和九大支流及太湖)入河排污口排查,排查出6萬個排污口,與之前地方掌握的排污口數量增加約30倍。
發布會現場
1月17日,生態環境部召開新年首場新聞發布會。值得一提的是,出席發布會的生態環境部總工程師兼水生態環境司司長張波也是以新身份首次公開亮相,相比以往,他多了生態環境部總工程師的新職。
2018年6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提出,著力打好碧水保衛戰,其中提到打好五大水污染防治攻堅戰:水源地保護攻堅戰、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攻堅戰、長江保護修復攻堅戰、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農業農村污染治理攻堅戰。
生態環境部總工程師兼水生態環境司司長張波介紹,2019年,水污染防治攻堅戰各項工作取得積極進展。全國1940個地表水國控斷面中,水質優良(I-Ⅲ類)斷面比例為74.9%,同比上升3.9個百分點;劣V類斷面比例為3.4%,同比下降3.3個百分點。
張波還介紹,在長江保護修復和渤海綜合治理方面,2019年全面完成長江流域2.4萬公里岸線、環渤海3600公里岸線及沿岸2公里區域的入河、入海排污口排查。
其中,長江(包括長江干流和九大支流及太湖)入河排污口6萬多、渤海入海排污口近1.9萬個,與之前地方掌握的排污口數量相比分別增加約30倍和25倍。長江流域水質優良斷面比例為91.7%,同比上升4.2個百分點;劣V類斷面比例為0.6%,同比下降1.2個百分點。長江流域、渤海入海河流劣V類國控斷面分別由12個、10個降至3個、2個。
長江入河排污口與之前地方掌握的排污口數量相比增加約30倍,對此張波表示,通過過去一年的排查,基本搞清楚了長江污染的底數。
除此之外,張波還介紹,過去一年生態環境部持續開展工業園區污水整治專項行動,長江經濟帶95%的省級及以上工業園區建成污水處理設施并安裝在線監測裝置,建成5.56萬公里污水收集管網。全國共建成污水集中處理設施9294座,污水處理能力達2.45億噸每日,推進長江“三磷”專項排查整治,存在問題的281家企業(礦、庫)中172家完成整治,長江流域總磷超標斷面個數同比下降40.7%。
網絡編輯: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