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夜飯① | 更歲交子食餃子
直到長大我才發現,父母從來不和我們吃一鍋餃子,包著硬幣的餃子永遠在我們姐妹三人的那鍋,他們是永遠吃不到包著硬幣的餃子的。這是天下父母心,定要將年的歡喜與幸運賜給自己的子女。
責任編輯:聶寒非
直到長大我才發現,父母從來不和我們吃一鍋餃子,包著硬幣的餃子永遠在我們姐妹三人的那鍋,他們是永遠吃不到包著硬幣的餃子的。這是天下父母心,定要將年的歡喜與幸運賜給自己的子女。
1月17日,南苑街道的居民在一起包團圓餃子。
北方向來有“好吃不如餃子,舒服不如躺著”的俗語,無論貧富,人人都把餃子看做天下第一美味。又因除夕年歲更迭,食餃子以取更歲交子之意。所以,北方的年夜飯便不似南方那般琳瑯滿目,僅一碗餃子,便既做了主菜,又做了主食。
然而,這碗餃子卻并不普通,無論是食材還是寓意,都凝聚了一家團圓的溫暖與四時收獲的滋味。這一日,無論是千里之外的游子,還是神游仙界的祖宗都要循著這碗餃子的香氣匆匆趕來團圓。
午飯過后,族中男子便拿著鞭炮香燭到祖墳去請列祖列宗回家過年。女人們則留在家中為除夕的餃子做準備。我家的餃子餡照例是由父親提前拌好。他原本便是做事認真的人,對待除夕的餃子更是慎之又慎:做餡的豬肉必要自家殺豬時精挑細選的一塊精瘦肉,大蔥必得是粗壯肥厚的純蔥白,蘿卜必得是菜窖中新拿出來雪白鮮嫩的胖蘿卜。
食材選好,他便將精肉、蔥白、熟蘿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梁淑怡 校對:星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