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假期,我們能用哪些劇下飯?
上周,本著“排雷”的心態,我們推送了關于《愛情公寓5》的文章。
有人贊同,有人反對,有人客觀分析,有人激情開罵。
在眾說紛紜的后臺,我們注意到了一條留言:“有一說一,情景(喜)劇太少了?!?/blockquote>上一期,本著“排雷”的心態,我們推送了關于《愛情公寓5》的文章。
有人贊同,有人反對,有人客觀分析,有人激情開罵。
在眾說紛紜的后臺,我們注意到了一條留言:“有一說一,情景(喜)劇太少了?!?/p>
其實,中國曾有不少優秀的情景喜劇,我們還有其他的下飯劇可供選擇。
01
《編輯部的故事》(1992)
時針撥回上世紀90年代初,中國第一部室內劇《渴望》獲得了空前的成功。為其搭建的室內攝影棚閑著也是閑著,不如再度利用一次。導演趙寶剛和編劇王朔一合計,就搗鼓出了另一部室內劇《編輯部的故事》。
于是,《人間指南》編輯部開始火熱營業,6個年齡不一、性格各異的編輯走向了臺前。
因為工作性質,他們每天都和形形色色的市民打交道。在碰撞出很多笑料的同時,也揭露了尖銳的社會問題。
兼具喜劇性和批判性,對編劇而言可是不小的考驗。但王朔領導的編劇團隊,不僅深諳流行文化與京味文化,還貫徹了“嬉笑怒罵皆成文章”。從開創性來講,《編輯部的故事》絕對是中國情景喜劇的先聲和雛形。
02
《我愛我家》(1993)
《編輯部的故事》熱播時,英達恰好從美國密蘇里大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解樹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