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春節⑥ | 1912,新年從此別新舊
從1912年開始,中國人開始有了陰陽兩歷新年之分,至于這兩個新年叫什么,還沒有一定之規,陰歷元旦、陽歷除夕的稱呼所在多有。距離新歷新年稱元旦,舊歷新年稱春節變為通行全國的成例,還要很多年。
責任編輯:聶寒非
從1912年開始,中國人開始有了陰陽兩歷新年之分,至于這兩個新年叫什么,還沒有一定之規,陰歷元旦、陽歷除夕的稱呼所在多有。
從1912年開始,中國人開始有了陰陽兩歷新年之分,至于這兩個新年叫什么,還沒有一定之規,陰歷元旦、陽歷除夕的稱呼所在多有。距離新歷新年稱元旦,舊歷新年稱春節變為通行全國的成例,還要很多年。
“年關難過年年過”,如今這“年關”往往用來指春節。這一天辭舊歲,迎新春,中國人如此過了上千年。但在1912年,卻破天荒地有了兩個“年關”。這樣說或許不太準確,因為“1912年”這個概念,也是在成為年關的同時,才正式進入廣大中國人的視野。
1912年1月2日,上海、廣州等各大商埠報章登出新聞,南京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孫中山布告,“我民國百度維新,亟應及時更用陽歷,期與世界各強國同進文明,一新耳目等因,為此布告軍民各界人等知悉,以黃帝紀元四千六百九年十一月十三日著改為中華民國元年正月第一日,從前行用陰歷,一律變更”,追認前一天為民國元年1月1日,也就是陽歷的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中一 校對:星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