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小湯山”模式為什么贏了? 武漢火速啟用小湯山模式,將在六天內建成收治中心
集中的“收治中心”有利于解決患者分散于不同醫院之間而導致的資源調配問題
責任編輯:蒯樂昊
(本系列均為南方周末、南方人物周刊原創,限時免費閱讀中)
集中的“收治中心”有利于解決患者分散于不同醫院之間而導致的資源調配問題
武漢將在一周內以“小湯山模式”建成收治中心
《南方人物周刊》從多個渠道獲悉,武漢將在蔡甸知音湖武漢職工療養院以北京“小湯山模式”建造一個收治中心,約兩萬五千平方,建筑及設備專家23日晚優化設計。中建三局承建應急工程,六天完成。
在此之前,上海針對此次新型冠狀病毒患者已經啟用“小湯山模式”。在金山區的上海市衛生公共臨床中心,設置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隔離治療點,確診病患將全部轉移到金山進行隔離、觀察和救治。
在城市遠郊設立收治中心,不但使傳染源遠離城市中心人口密集區,減低了傳染風險,更能讓醫護人員和患者都能與家人隔離開來,方便集中診治,讓病毒的傳播、變異軌跡更加清晰可辨。
2003年非典疫情爆發期間,解放軍小湯山醫院從5月1日至6月20日共收治SARS患者680例,占全世界發病人數的十分之一,全國發病者的七分之一。其中危重病患者67例,死亡8例,病死率1.2%全院1383名醫務人員無1例感染,而在這之前,一線醫護人員感染率在20%以上?!靶健蹦J揭虼说妹?。
而這次,這批當年“零感染”的醫療隊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柔翡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