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是這一次的罪魁禍首嗎?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博士張勁碩:“我1998年開始跟隨導師、師兄鉆山洞、抓蝙蝠、研究蝙蝠,到我2010年轉型作科普,那12年間我幾乎天天接觸蝙蝠,為什么我沒有感染上病毒?”

廣州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原院長吳毅:可能是某些野生動物棲息在蝙蝠相近的生活環境,被感染并攜帶了冠狀病毒,繼而產生了變異,在經過人類非法販賣、食用野生動物的行為,給蝙蝠冠狀病毒創造了傳播的機會。蝙蝠本身是對人類有益的動物,正常情況下即使他們攜帶有病毒也不會傳染給人類。

責任編輯:錢昊平

(圖蟲網/圖)

(本系列均為南方周末、南方人物周刊原創,限時免費閱讀中)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博士張勁碩:“我1998年開始跟隨導師、師兄鉆山洞、抓蝙蝠、研究蝙蝠,到我2010年轉型作科普,那12年間我幾乎天天接觸蝙蝠,為什么我沒有感染上病毒?”

廣州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原院長吳毅:可能是某些野生動物棲息在蝙蝠相近的生活環境,被感染并攜帶了冠狀病毒,繼而產生了變異,在經過人類非法販賣、食用野生動物的行為,給蝙蝠冠狀病毒創造了傳播的機會。蝙蝠本身是對人類有益的動物,正常情況下即使他們攜帶有病毒也不會傳染給人類。

蝙蝠成了這場疫病的焦點。

2020年1月23日,中科院武漢病毒所石正麗團隊公布了他們的研究發現——蝙蝠是最有可能攜帶武漢新型冠狀病毒的野生動物,石正麗是該研究所的研究員。

那么,對于“新型肺炎”來說,蝙蝠的“罪過”有多大呢?

早在1月21日,多年研究蝙蝠的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博士張勁碩就通過微博發聲,認為蝙蝠無罪,“我1998年開始跟隨導師、師兄鉆山洞、抓蝙蝠、研究蝙蝠,到我2010年轉型作科普,那12年間我幾乎天天接觸蝙蝠,為什么我沒有感染上病毒?”

在張勁碩看來,蝙蝠攜帶各種各樣的病毒,但并不意味著它們都得病。吃野生動物才是罪魁禍首。

2020年1月24日,由北京大學保護生物學教授呂植牽頭,19位院士學者聯名呼吁,杜絕野生動物非法食用和交易,從源頭控制重大公共健康危機。

夸大的危害?

周佳俊也接觸過上千只蝙蝠,沒有得過傳染病。

他是浙江省森林資源監測中心濕地與野生動植物資源監測處工程師,有很大一部分工作是做動物多樣性調查,淡水魚類、兩棲爬行類和獸類翼手目動物都在他的負責范圍內。

自2016年起,他開始做浙江翼手目動物的本底調查,在全省跑了三十多個點,七八十個洞穴,在各地摸查蝙蝠分布情況。對于數量較大的蝙蝠群體,他還會向當地疾控單位提供樣本,讓他們分析是否攜帶可能傳染人的那些病原體。

他的防護裝備只有醫用手套、口罩與酒精。進洞穴后,要近距離觀察蝙蝠,拍照片。它們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思考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