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雙年展】“我們的目的就是挑釁”

整個建筑雙年展就是更加巨大的一本書,雖然只是建筑展,卻足夠看到同一個世界里,有著不同的國力、不同的文化,所以有不同的現實、不同的夢想。

責任編輯:袁蕾 朱又可 實習生 陳伊瑋


去年末,威尼斯雙年展主席保羅·巴拉塔頭一次跟建筑展主策展人阿倫·白茨基開會,問了他一個再普通不過的問題:“雙年展里的建筑展應該是什么樣子呢?”

威尼斯雙年展的其他項目,像藝術展、電影節、舞蹈節、音樂節、戲劇節,都很簡單,搜羅各個科目里最好的節目來展出就是了;建筑展,總不能把世界各地的好房子、好小區乃至好城市搬來。

建筑雙年展上有少部分作品,幾乎已經可以劃歸到當代藝術范疇:用上了豪華聲光電、互動多媒體,看不出跟建筑有什么關系,也不做太多的解釋,讓觀眾自己去揣摩作者要說的話。其實往往是學了當代藝術的壞毛?。夯ú簧馘X,費不少力,用曲折迂回的形式譬喻,講一個直接用嘴說出來也并不難理解的觀念或問題,常用的方式是模型+滿墻圖表+海量文字。

今年巴西館的主題劍走偏鋒,叫“非建筑師”,把一半空間做成了閱覽室。厚厚的一大本《非建筑師》在兩張長桌上排開十多冊,都用繩子拴在桌上,每冊跟前面匹配有一張椅子一盞臺燈。書里是100個“非建筑師”的訪談。

整個建筑雙年展就是更加巨大的一本書,雖然只是建筑展,卻足夠看到同一個世界里,有著不同的國力、不同的文化,所以有不同的現實、不同的夢想。


     
現在的摩天寫字樓“龍都1號”(左圖),50年后成了墓地,政府勸說市民把骨灰放進去的說辭是:我們活著的時候已經習慣生活高樓里了……


波蘭:建筑的晚年
無論把跑道還原耕作還是把2號航站樓改為家畜養殖場,都將是華沙人無怨無悔的選擇。

波蘭館用照片和CG(電腦特效)處理,預測并展現了6幢建筑的晚年光景,主題叫“建筑的晚年”。這6個建筑都是近10年里在波蘭建成的,不同風格,不同功能。相同的是它們的顯要,豪華的身段、炫目的外表、高級的功能。

波蘭華沙機場2號航站樓是波蘭建筑師與西班牙建筑師合作的作品。2008年它是城市的大門,到2047年可能變成了農村的大門。燃油價格飛漲改變了農業和食品工業的結構,從巴西運香蕉、從越南運大米、從哥倫比亞運可卡因,都貴得太不現實,把一切種在家門口才是最經濟的解決辦法。大城市里外但凡有空地都改作耕地。2019年爆發的能源危機使載客航班數量降到了20世紀前半葉的水平,所以無論把跑道還原耕作還是把2號航站樓改為家畜養殖場,都將是華沙人無怨無悔的選擇。

SOM建筑師事務所設計的摩天寫字樓“龍都1號”成了地產投機商的首選,2006年建成至今,所有權已經倒手3次。50年后,由于墓地爆滿,地價又非常貴,華沙市政府不得不開出一劑猛藥,他們收購了已經陳舊的“龍都1號”,給市民存放骨灰用。“這是城市中心,交通非常便利,”到時候市政府會這樣勸說疑慮重重的市民,“我們活著的時候都習慣了在高空居住,用同樣的方式存放骨灰,又有什么不能接受的呢?”

諾曼·福斯特設計的大都會寫字樓有著勻稱的環形結構,內庭的噴泉花園典雅舒適,樓里的白領在這兒吸煙小憩,附近社區的孩子常來玩水。但他們都沒意識到這地形能讓所有獄卒實現夢想——明亮的玻璃窗和光滑如鏡的黑色大理石墻面映出園中的一切,什么都逃不出他們的眼。到2061年,城市中心和市郊的經濟差距已大得可怕,過去的公路收費站變成了城區“邊防站”,市區的豪華建筑不斷受到罪犯侵擾。市區居民自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莫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