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北省最遙遠的地方”
我們先后走訪了鄰近的兩個村莊,均沒發現有佩戴口罩的村民。一方面是村衛生所沒有口罩,而鄉衛生所路途遙遠,并且口罩早已售空。但更重要的原因是“農村地廣人稀,空氣質量好,這里從沒有發生過嚴重的傳染病事件,相信這次也不例外”。
責任編輯:溫翠玲
(本系列均為南方周末、南方人物周刊原創,限時免費閱讀中)
我們先后走訪了鄰近的兩個村莊,均沒發現有佩戴口罩的村民。一方面是村衛生所沒有口罩,而鄉衛生所路途遙遠,并且口罩早已售空。但更重要的原因是“農村地廣人稀,空氣質量好,這里從沒有發生過嚴重的傳染病事件,相信這次也不例外”。
我家在鄂西北的一個邊陲小村,這里是距武漢市最遠的村落之一,距武漢市500多公里,距離最近的縣城也有40公里,距離鄉衛生院21公里。人們笑稱“這是湖北省最遙遠的地方”,不僅是地理上的遙遠,更是各類消息最后到達的地方。
在此次新冠肺炎防疫中,如果將湖北省看作防疫的重點地區,那么我們村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被稱為湖北省防疫最薄弱的地帶。作為村里為數不多的大學生,我們主動加入了這場家鄉防疫戰,也記錄著村子里關于疫情的點點滴滴。
得知“新冠肺炎”
農歷臘月二十九,“新冠肺炎”早已占領了微博熱搜。但對于村里來說,這還是個時髦的新名詞。在全村四百常住人口中,貧困人口占50%,他們買不起也不會用智能手機。他們得知“新冠肺炎”主要是通過在外求學和務工回來的青年群體,“飯市”“電視”“串門”是主要的傳播渠道。
村里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柔翡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