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專訪 | 陳爾真:輕癥病人還是盡量去方艙,居家隔離很危險

陳爾真是上海第二批援鄂醫療隊隊長,上海瑞金醫院副院長。身為我國重癥急救醫學專家,他從2003年至今曾經歷SARS、禽流感等多次公共衛生事件和汶川地震救援。

責任編輯:蒯樂昊 周建平

(本系列均為南方周末、南方人物周刊原創,限時免費閱讀中)

上海第二批援鄂醫療隊送第一批治愈的四位患者出院 圖 / 受訪者提供

陳爾真是上海第二批援鄂醫療隊隊長,上海瑞金醫院副院長。身為我國重癥急救醫學專家,他從2003年至今曾經歷SARS、禽流感等多次公共衛生事件和汶川地震救援。

上海第二批援鄂醫療隊的148名醫護人員于1月28日抵達武漢,全面接管武漢第三醫院光谷院區的一個重癥病區和兩個普通病區。

陳爾真(紅衣)與援鄂醫療隊部分成員  圖 / 瑞金醫院微博

以下是南方人物周刊對陳爾真的獨家專訪,就當前大眾關心的一些問題作出解答:

南方人物周刊:上海第二批醫療隊前往武漢攜帶的11.7噸物資主要是什么?

陳爾真:主要都是醫護人員的防護用品,還有一些必要的藥品和搶救物資,比如氧飽和度儀等。有一些物資是支援第一批醫療隊的,他們出發的時候比較匆忙,我們及時給了一些補給。上海醫療隊的物資都是靠上海,武漢現在也很困難,我們來了就盡量減輕對他們的壓力。目前,還有一些物資在給我們補給,我們帶來的防護物資差不多能支撐兩周。上海醫療隊必須是醫護人員零感染,打贏仗,然后安全地返回上海。

南方人物周刊:您到達武漢初期面對的困難有什么?

陳爾真:首先最困難的就是怎么管好個人防護,減少院內交叉感染。三醫院原來不是傳染病醫院,是臨時改成的定點醫院,很多流程和規范一開始都是不到位的。

比如說我們前幾天開了六場培訓小會,教我們的隊員如何做好個人防護,比如進入病房污染區必須穿齊一次性防護服,戴工作帽、護目鏡、乳膠手套、防護口罩和鞋套。平時我們很少碰到這樣的傳染病,除了17年前的SARS,所以必須重新訓練。

傳染病的診治過程中,必需注重每個細節,規范每一個行為。每一件事該怎么做就要怎么做,不能隨意。比如從清潔區到半污染區到污染區,你該走什么路線就走什么路線,不能走回頭路,不能穿越區域,必須隨手關門。我們病區的消毒,也是有嚴格規定,比如紫外線燈每天照射兩次,每天對物體表面和地面用消毒劑消毒等等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阿柴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