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懲罰性賠償激勵民間監督

為什么有毒奶粉企業敢把毒添加給國內消費者卻不敢添加給國外消費者?

責任編輯:戴志勇

期待國家司法機關從奶粉事件開始放寬對公益訴訟的限制,加大產品責任精神損害賠償力度,鼓勵民間社會監督食品安全

國家質檢總局迅速查出22家企業生產的奶粉含有三聚氰胺,與此同時宣布,所有供應奧運的國產奶粉、所有出口的國產奶粉都不含三聚氰胺,9月14日以后生產的液態奶也不含三聚氰胺,這說明,企業不是沒有能力檢測和防范三聚氰胺,質檢總局也不是沒有能力查處三聚氰胺。為什么有毒奶粉企業敢把毒添加給國內消費者卻不敢添加給國外消費者?為什么質檢總局不能為食品安全盡到責任?

質檢總局監管失靈的原因
中國食品安全危機的背后是嚴重的制度缺失。首先,在國內,缺少一個對公眾負責的統一的國家監管機構。國家質檢總局是食品安全的檢驗監督機關,但從實際效果來看并不理想,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弱點:

不夠專業。食品安全監管專業性很強,以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為例,他們的員工三分之一以上是科學家,全國的主要工作場所是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