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俊昊,一個與韓國電影一起崛起的“影迷”
這次,奉俊昊用喜劇、懸疑和驚悚等商業片元素的混搭征服了戛納的評委,又用他一貫對社會問題的暴露贏得了奧斯卡評委的青睞。
責任編輯:劉悠翔
電影《寄生蟲》劇照。該片是韓國第一座金棕櫚、第一部奧斯卡最佳外語片,也是奧斯卡歷史上第一部非英語的最佳影片。
繼2019年第72屆戛納電影節首次將最高榮譽金棕櫚獎授予韓國電影《寄生蟲》之后,2020年第92屆美國電影學院獎(奧斯卡獎)也將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原創劇本、最佳國際影片獎授予了這部電影。不同于戛納電影節的小評審團制,美國電影學院獎由八千多名業內同行投票評出?!都纳x》同時征服了歐洲與美國,上一部達成這一成就的是1955年的美國電影《君子好逑》(Marty)。
《寄生蟲》無疑創造了歷史。韓國的第一座金棕櫚、第一部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奧斯卡歷史上第一部非英語的最佳影片……它的耀眼光芒是近三十年來韓國電影整體崛起的明證。在戛納頒獎典禮后接受韓國媒體采訪時,難掩興奮的奉俊昊說:“今年是韓國電影誕生100周年,我想這是獻給韓國電影最好的禮物?!?/p>
《寄生蟲》是奉俊昊的第七部長片,講述了幾個不同階級的家庭之間的糾葛,映射出韓國社會巨大的階級鴻溝?!都纳x》和奉俊昊以往的電影一樣,是一部混搭著各種商業元素的類型片。戛納電影節很少將最高榮譽授予一部商業類型片,上一次奪得金棕櫚的商業類型片是1994年昆汀·塔倫蒂諾的《低俗小說》;而好萊塢的評審們則一直對類型混搭中通俗易懂的政治訴求非常受用。這次,奉俊昊用喜劇、懸疑和驚悚等商業片元素的混搭征服了戛納的評委,又用他一貫對社會問題的暴露贏得了奧斯卡評委的青睞。
奉俊昊(左)在執導電影《寄生蟲》。
相互成就的崛起之路
1995年奉俊昊從韓國電影藝術學院(KAFA)畢業時,等待他的韓國電影市場并不開放,也不景氣。一方面是嚴格的審查制度,另一方面是美國好萊塢電影的橫行,創作者的空間在兩方面的壓力下,被不斷壓縮。畢業后的幾年里,奉俊昊做過電影產業中的各個工種,包括編劇和副導演,積攢著他在電影工業中的經驗。
他和世紀末的韓國電影一樣,都在等待一個突破的機會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柔翡 校對:胡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