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現在已經很富有了”——專訪北京奧組委宣傳部部長王惠
奶粉事件是否影響奧運成果?
責任編輯:李小鳴 鄧科
■奧組委的官員回原單位會升職嗎?
■毒奶粉事件是否影響奧運成果?
■沒有人在示威區示威,對政府形象有無影響?
“游行是為了什么呢?不就是為表達你的觀點嘛,不就是為解決某個問題嘛。”圖為北京世界公園,奧運期間它同日壇公園、紫竹院公園一道被設為示威區 GettyImages/圖
惟一在國際競標中勝出,與北京市結成奧運合作伙伴的公關公司老總到京簽約,希望見到兩個人:北京申奧時做公共關系的人,和SARS期間做公共關系的人。結果得知,二者是同一個人,并且就是代表北京奧組委將與他簽約的人。
見面時他又吃了一驚,對方是一個女人。作為一名事業成功的職業女性,她并非“比男人更男人”的類型,也毫不諱言自己勝任工作時具有性別優勢。
她就是北京奧組委新聞宣傳部部長、北京市新聞辦主任王惠,也是北京奧運會上最受矚目的新聞官,有22年媒體從業經歷,在西方傳媒界有“奧組委中的鐵娘子”之稱。
9月22日中午,南方周末記者在奧運大廈王惠的辦公室里對她做了專訪。王惠儀表雍容,身材挺拔,看上去比實際顯得更高。見有攝影記者要拍照,她換了一套職業裝才開始接受采訪。這位職業答問者不講套話,不避問題,談吐間富有親和力,宛如知心大姐。說起工作中斗智斗勇的經歷,她忽而杏目圓睜,又流露出職場上強悍的一面。她否認了奧組委官員回去后論功升職的說法,她說,有這段經歷,“我們現在已經很富有了”。
敞開的門會不會關上
南方周末:你認為北京奧運會成功嗎?你給打多少分?
王惠:奧運會的成功是毋庸置疑的,要打分的話,當然是打滿分了。我覺得這次北京奧運會是給世界一個驚喜,羅格說“無與倫比”;更重要的是,讓世界認識到中國的開放程度,認識到這個國家的人民是多么友好。
南方周末:有調查顯示,29個國家67家報紙,90%在頭版刊登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絕大多數的報道積極正面,你覺得,這與對外國記者放寬限制的《北京奧運會及其籌備期間外國記者在華采訪規定》有沒有關系?
王惠:當然有關系。這也是我們北京奧運會創造良好采訪環境的一個具體體現吧。這個規定已經實施了一年半之久,外國記者在中國的采訪環境日趨寬松。
南方周末:這個規定將到10月17日為止,你判斷中國向外國媒體敞開的大門會不會在奧運后關上?
王惠:北京奧運會遺產很多,我們今天來梳理還為時尚早。但有一點可以肯定,我們留下的最大的遺產之一是中國的開放,繼續地開放。因此中國會繼續以開放的心胸歡迎境外媒體來采訪,報道北京和中國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