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家庭中,每個人都是自由的”
“我在童年時代沒看過電影,之后在政治監獄中也沒看過電影。在革命中我第一次看了電影,那時22歲,就像一個盲人突然被打開雙眼,看到了彩色的巨幕。就是那樣的驚喜。這也是我決定做電影人的原因,因為我覺得這很棒?!?/blockquote>責任編輯:宋宇
“我在童年時代沒看過電影,之后在政治監獄中也沒看過電影。在革命中我第一次看了電影,那時22歲,就像一個盲人突然被打開雙眼,看到了彩色的巨幕。就是那樣的驚喜。這也是我決定做電影人的原因,因為我覺得這很棒?!?/p>
西寧FIRST青年電影展每年都邀請一位電影大師,密集培訓青年電影人,把自己的經歷與電影觀分享給年輕人。2019年就是馬克馬巴夫。圖為第13屆FIRST青年電影展盛典謝幕。
“不要寫太多!如果寫了太多,那就把它剪掉!”伊朗導演穆森·馬克馬巴夫對中國學員們強調了好幾次。對于劇本,他持有“簡潔原則”。
西寧FIRST青年電影展每年都邀請一位電影大師,密集培訓青年電影人,把自己的經歷與電影觀分享給年輕人。2018年的導演是匈牙利導演塔爾·貝拉,2019年就是馬克馬巴夫。
馬克馬巴夫的電影很少超過一個半小時,一般在八十多分鐘解決問題。除了“簡潔”,他還有一層實際的考量?!半娪霸蕉?,放映場次就越多,接觸的觀眾也越多?!彼欠浅W⒅赜^眾體驗的藝術片導演,“我總是在考慮觀眾,想要影響觀眾,想傳達給觀眾?!?/p>
馬克馬巴夫身材并不高大,由于旅居英國,英語非常流利。無論給學員們上課還是接受采訪,他都揮動著長長的手臂,格外富有感染力。
電影展創始人宋文對塔爾·貝拉記憶猶新。匈牙利導演喝醉酒,撞傷腳趾,捅了很多“婁子”,大家當然依然愛他。馬克馬巴夫不一樣,不喝酒,穿衣隨便,頒獎禮上只有他衣衫不整,襯衫扣子敞開著。他愛說話,對于敏感的宗教信仰問題,直言不諱地承認自己“曾經動搖過”。
馬克馬巴夫獨自來到西寧,沒帶“馬克馬巴夫電影之家”。他的妻子、兒子和女兒都從事電影工作,成績斐然。大女兒薩米拉近兩年拍電影漸少,他直率地對南方周末記者解釋:“她研究哲學去了?!?/p>
這個家庭和一般伊朗家庭完全不一樣。馬克馬巴夫給予子女們充分的自由和創作空間,子女們則以電影為武器頻頻刺中伊朗時弊。他們沒法待在伊朗,一家人在國外漂泊十多年,最后定居英國。
“我現在拿的是法國藝術家護照。如果你是知名藝術家或運動員,申請護照法國就會給你。我的家庭在等待英國國籍,他們不能再四處搬遷了?!瘪R克馬巴夫迫切希望有個穩定的家。他當上外公不久,“電影之家”有了新一代。
“是她自己決定要拍電影的”
馬克馬巴夫的大女兒薩米拉出生于1980年。自女兒出生,他就打算做與眾不同的父親。和大部分以男性為主導的伊朗家庭不同,這個家庭“實在過于自由了”,他笑著向南方周末記者形容。
薩米拉長到14歲,非常厭煩去學校念書,提出留在父親身邊學習電影。馬克馬巴夫抱著讓孩子自由發展的理念,認為這樣不錯,答應了女兒的請求。
想不到薩米拉很快產生靈感,18歲就拍出處女作——兒童電影《蘋果》。這部電影取材于真實的新聞事件,講述兩個德黑蘭小女孩擺脫父親束縛的故事。薩米拉在影片中強調自由的重要性,這在她家司空見慣,但其他伊朗家庭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解樹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