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商務部官員和律師們的隱秘交易
由郭京毅撐腰的北京思峰律所,業務量驚人,在國內設立的共兩百余家外資性質的投資性公司中,思峰所為其中超過半數的公司提供過法律服務。
責任編輯:傅劍鋒 實習生 王霞
■就在可口可樂并購匯源的爭議爆發之前的一個月,三名外資并購規章的起草者被抓。
■他們分別是商務部條法司巡視員郭京毅、北京思峰律所主任張玉棟以及北京善信律所投資顧問劉陽。他們三人有著老同學與前同事的關系。
■由郭京毅撐腰的北京思峰律所,業務量驚人,在國內設立的共兩百余家外資性質的投資性公司中,思峰所為其中超過半數的公司提供過法律服務。
■思峰律所憑什么能量驚人?郭京毅在幕后扮演什么角色?外資并購中審批權有著怎樣的腐敗隱患?南方周末對此進行了調查。
時間點不可謂不敏感。
商務部爆成立以來第一大案。8月13日奧運會期間,商務部條法司巡視員郭京毅被宣布“雙規”。
隔著長安街相望,在商務部對面辦公的北京思峰律所主任張玉棟以及律所原合伙人、投資顧問劉陽,也先后被檢方帶走。
時隔一月,此三人尚未獲釋。據知情人稱,另有官員亦被調查。
被調查的三人,郭京毅與張玉棟同為北大法律系1982級國際法班且同一宿舍同學,1986年本科畢業后,郭京毅進入原對外經貿部條法司,而張玉棟進入該部下屬的長城律師事務所。劉陽則先是條法司郭京毅的下屬,2003年之后進入思峰所,成為張玉棟的同事。校友關系,同事關系,在行業內并不新鮮。
本報記者調查得知,郭京毅可能涉嫌受賄,而由其支持的思峰律師事務所,則扮演官商往來的中介角色。在律所背后的一家咨詢公司,從2001年到2004年,營業額平平,卻在2006年暴漲一百多倍。
此案涉及敏感的外資并購,知情人稱,此案由中紀委和最高檢專門督辦,極有可能成為反腐的新典型。
此三人是否為案件核心人物,媒體業已披露的“立法腐敗”是否為案件全貌,均尚待檢方公布調查結論。
高調 郭京毅手中的實權
在條法司長期負責并購項目審批的郭京毅,除了具有審批權外,還可以將其解釋的義務化為權力。
案發前,在條法司的各領導中,郭京毅作為巡視員,其排名僅次于司長。條法司網站仍然保留他的個人資料。
1986年,郭京毅從北大法律系國際法專業畢業后,進入對外經貿部條法司,2007年,他從副司長升任巡視員,僅43歲,成為商務部最年輕的正司級官員之一。
接觸過郭京毅的人士表示,郭很聰明,性格“很不低調”,甚至有點“油”。在商務部條法司的22年中,郭京毅參與制定和修改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