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駐廠督產 ,企業春節搶時
“一對一”盯生產、“一對一”提產能、“一對一”保運行
責任編輯:何海寧
普理司科技公司研發出全國首臺利用 AI 人工智能的全自動口罩生產機。
(本文首發于2020年2月13日《南方周末》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特刊“疫線報道”)
廣州市黃埔區、廣州開發區組成24小時全天候駐廠的應急工作小組,采取“一對一”盯生產、“一對一”提產能、“一對一”保運行的方式,解決企業的實際困難。
“做成這件事情不容易,整個過程得到區里多個職能部門支持和上下游產業鏈通力協作?!绷中〔┙榻B,從2月6日啟動技術攻關項目到2月10日開始量產,普理司科技公司這款全國首例利用AI人工智能的全自動口罩機,日產口罩超15萬片。
區內七十余家科研企事業單位全力投入疫情防控科技攻關,近150家工業企業爭分奪秒加快研發生產,全方位構筑預防、檢測、治療一體化的疫情防治體系,成為廣東省主力軍。
凌晨一點的武漢,一處停車場燈火通明,空氣中彌漫著消毒水的味道,幾輛廂式貨車在“全副武裝”的工作人員指引下,依序停放。身著防護服、口罩、護目鏡的工作人員,將幾十箱口罩、防護服等醫療防護物資碼放在一旁。
2020年1月28日,這是全國物資增援武漢的尋常一幕。自新冠肺炎大疫情發生以來,來自全國乃至全球的物資匯集到武漢。但即便如此,武漢及其周邊地區物資仍然緊張。
“醫療物資持續缺乏?!? 月 9日,在一線協調物資的志愿者宋甜(化名)說,“現在很多非醫護人員也需要直接暴露在工作環境中,幫忙做一些輔助性事情。這些人的防護物資不到位?!痹谒磥?,這些人被感染的風險很高。
由于疫情迅速波及全國,截至2月 9 日,累計被判定為密切接觸者的人數已接近 40 萬大關??谡值柔t療防護用品快速售罄,國內線上、線下銷售渠道均顯示下架、無貨,一“罩”難求已成為國人共識。
防:來之不易的生產線
武漢一千多公里外,位于廣州科學城的一處廠房外,駕駛員梁威測量過體溫,戴上防護口罩,穿好防護服,做好了發車準備。2月2日,這是他第一次運送防疫應急物資前往武漢,他說“,想為疫區做點事情”。
和他們一樣,為了搶時間,廣州市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內多家生物醫療、衛生用品、運輸冷鏈領域相關企業,在春節期間選擇了24小時輪崗或不放假。
口罩等醫護用品的短缺,使得潔特生物這家企業迅速進入各級政府部門的視線。就在不久前,潔特生物剛剛登陸科創板,主營生產實驗室耗材。其旗下子公司拜費爾曾于 2016 年研發了一款防霾口罩?!坝捎诮鼉赡昕諝赓|量持續改善,口罩需求降低,拜費爾處于虧損狀態,公司已經在走注銷流程?!毕嚓P材料如是介紹。
同樣為了搶時間,1月24日(大年三十),黃埔區、廣州開發區相關部門選擇直接在潔特生物現場辦公,協調工信、衛生、交通等相關領域提供保障,讓企業盡快恢復生產。很快,潔特生物原本擁有的一條標準的口罩生產線,開始生產折疊口罩。
一處位于永和經濟區的廠房內,流水線持續不斷地“吃入”原材料,經過機器裁剪“,吐出”折疊式口罩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